山东独特的“乡村儒学现象”:儒学讲堂遍乡村
从2013年到2017年,从1家到9200多家,从泗水到全省各地——这就是乡村儒学4年来在山东遍地开花的轨迹,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儒学现象”。
“乡村儒学讲堂”,2013年1月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开讲,王殿卿、赵法生、颜炳罡等一批专家学者及讲师志愿者深入乡村,从孝道、弟子规开始讲起,向村民讲授儒学经典。
从一个村到周边六个村,从泗水到青州、茌平……乡村儒学的课一堂堂讲了起来。如今,山东不少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讲堂,聊城市茌平县韩屯镇道德学校、潍坊市青州市孝礼儒学讲堂等,都将儒学作为传播内容,向村民讲授儒家思想。
儒学讲堂遍乡村
儒学如何扎根于乡村?57岁的李杜勇有话要说。
李杜勇是乡村儒学讲堂的义务讲师。三年前,当他第一次踏入圣水峪镇法庭教学点时,偌大的教室里,只有12个老人来听课。其中一对老人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人生病打吊瓶时,老太太侍候老头,老头侍候老太太,儿媳妇、儿子不露面。
“这样的乡村是不健康的。”看着这些困窘的老人,李杜勇改变了起初只是听课的想法。曾当过济河街道办事处教办主任的他下定决心,舍弃跟朋友搞工程赚钱的机会,投身到“乡村儒学讲堂”中。如今,李杜勇已跑过30多个村庄,讲课90余场,成为讲课最好、最多的义工。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乡村儒学讲堂 发挥了道德教化作用,教人孝老、做好人、行善事。”尼山圣源书院副秘书长陈洪夫说。他见证了乡村儒学从悠悠弱苗到枝繁叶茂的过程。
给老百姓讲课,可不容易。为留住老百姓,教授们也总结了几套诀窍:多讲孝亲、和家、睦邻这样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多举身边例子,少说本本条条;多掏心窝子以情感人,少说空话大话。此外,还得把村民变成学习主体,让他们参与进来,用农民的话,说农民的事,教身边的人。
山东大力推进“乡村儒学”建设,将其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投资改建部分乡村儒学讲堂,制作宣传栏、宣传画,解决图书资料购置和活动经费,保证乡村儒学讲堂正常运转。
2014年5月,山东省实施了推进“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工程,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设乡村(社区)儒学讲堂。
截至今年2月,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已全部建成尼山书院,乡村(社区)儒学讲堂达到9200多个,举办各类活动逾4万场次,参与群众超500万人次。
同时,各市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做法。比如,临沂市实施“孝文化进万家”活动,通过弘扬“孝文化”这一传统美德,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沂南县将“孝文化”弘扬与农村养老保障进行结合,制订出台了《关于推广设立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家庭孝心养老基金。
孝道在村里“开花”了
儒学专家、知识分子到乡村开设讲堂,推广儒学,教化群众,使当地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济宁圣水峪镇官庄村乡村儒学讲堂教学点开了四年多了,61岁的陈守华是讲堂的常客,孝老爱亲的故事耳濡目染。2015年春节过后,为了照顾好80多岁的老母亲,他带着老母亲去了淄博,边打工边照顾。
“这样的事在村里不少见。汤金柱在北京打工,听说父亲身体不好,立马回家,侍候了一年多,父亲去世后,才返回北京。有一个媳妇过去常骂公公、打婆婆,前年却主动拿出钱来,给婆婆盖了新房子……”官庄村党支部委员陈景亮说,现在村风民风变化很大,偷东西的、打架闹乱子的没有了;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多了起来,孝道在村里“开花”了。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赵法生看来,乡村儒学讲堂不但替代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中学堂、祠堂和道堂的功能,而且要提升它的公共性,提升其现代性,提高其教化功能,让它与现代社会更好衔接。乡村儒学不是单纯的复古,同时要完成儒学的现代转型。
乡村儒学讲师在讲解孝道、弘扬仁爱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今年66岁的乡村儒学讲堂讲师王春,4年前在县老年大学经过培训,成为一名志愿者,联系圣水峪镇小城子村。小城子村位置偏僻,山路崎岖,但王春始终在坚持,而且由原来每两周一次,变为每周一次。短短四年间,他的电动车跑坏了两辆。
王春在去儒学讲堂的路上“越走越远”。他每次去小城子村都带着从县城买的肉、白菜、豆腐等,讲完课,就和老人一起做饭吃。王春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也是一种感化,让我们和老人走到了一块。”
村里有人为了感谢王春,给他送核桃送鸡蛋,都被他一一拒绝了。王春的行为也感动着乡亲,小城子村里好人好事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