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张首晟:科技创新要有天马行空的思维

访“天使粒子”发现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张首晟博士:科技创新要有天马行空的思维

图为“天使粒子”发现者张首晟博士。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冯卫东摄

10月8日,“天使粒子”发现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博士,出席在纽约举办的“美中创新创业与合作发展高峰论坛暨旅美科协成立25周年年会”并作主题演讲。在会议间隙,张首晟博士接受了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集体采访,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创新创业、大学教育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等发表了看法。

张首晟认为,“天使粒子”的发现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人类的计算问题归根结底是优化问题,即在多种可能性里面寻找优化方案。现有计算机使用穷举法,非常耗时耗力。量子世界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是当代科学界的“登月计划”,但量子比特非常脆弱并易受干扰。与通常粒子具有正反两面相比,“天使粒子”从精准角度说只是通常粒子的一半,这样就可以将一个量子比特用两个“天使粒子”来存储。目前,张博士正在和国内大学合作建设研究中心,准备利用该项最新发现继续推进拓扑量子计算的发展。

谈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张首晟表示,中国这些年的科技投入非常大,很多研究机构的硬件建设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硬件水平的提升有两面性,在极大地改善工作条件的情况下,对硬件的依赖也会带来科学研究的惰性,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中国的科技人员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但对于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往往需要自由探索的精神,甚至是将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中国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他举例说,苹果手机的成功并不在于其本身拥有多么高的科技,其诸多零件都不是苹果的原创,而是在于将科学和艺术的巧妙结合。科技创新需要科研人员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跨界思维的能力;利用好奇心进行探索的情怀,有时甚至要达到天马行空的程度。他建议,要关心具有创意的年轻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施展才华。

张首晟表示,中国的大学教育应避免过早的专业化,应该让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涉猎更多的知识,因为交叉融合已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特征,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物理领域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就是明证。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不再是某一领域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计算机科学、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种技术人员组团作战。

谈起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张首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应用也非常广泛。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社会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劳动力的知识更新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财富逐渐掌握在知识拥有者和资本拥有者手中,由此带来两极分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未来,机器人一定会替代部分劳动力的工作,将他们挤出市场。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会给教育和培训带来广泛影响,未来很多的学习都可在网上进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用户的学习经历,精准地向用户推送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和培训,将使劳动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张首晟于2013年建立了风投基金。他谈到,建立基金的初衷,是想将斯坦福大学和硅谷最前沿的新科技带到中国。科学研究和资本的紧密结合,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人类福祉。科学研究者一般对资本运作不关心,资本投入者一般也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把握好科研和资本的关系,对科研成果在最合适的时间投入资金进行转化继而推向市场,正是其风投基金正在着力做的事情。

(科技日报纽约10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