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农业生态样板 千年传承靠天吃饭
过度依赖化石能源、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确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也引发了环境危机。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本身也出现问题,随着投入的继续增加,产出反而下降。加之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作物品种资源单一等弊端,农业可持续发展出现瓶颈。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为何可以经历风雨,传承千年?也许,在原生态的田间林地、古老的耕作方式里,可以找到解决今日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方法。2013年立冬前后,记者走进江浙农村,在稻作农业的源头、传统种植的现场,发现和记录关于传统农业天人相参、精耕细作的传奇,惊异于其中透露出来的智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在江南农田,农人们修堤、插秧、投鱼苗……溪水从山间潺潺而下,次第流入每户村民的秧田里。月朗星稀的夜晚,你可以听到田间“啪啦、啪啦”的响声,那是鱼儿吞咽掉落在水面上的稻花……这既是今天青田原生态的山野风光,也是千年前最平常不过的劳作场景。
稻鱼共生 生态农业的天然样本
浙南山区立冬时节依旧温暖。记者沿着宽阔的瓯江进入溪谷纵横、山峦苍翠的青田。浙江青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一传统的农耕方式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与公众的目光,也是青田人对故土家园最为深刻的记忆。
走进青田县仁庄镇新彭村的稻田,村民正在收割最后一茬稻子,红色或黑色的田鱼在田间自由穿梭。溪流、水稻、田鱼、浮萍以及农夫……万物一体而和谐。据说,最初这里的农民在利用溪水灌溉稻田时,发现河溪里的鱼儿可以随水在稻田中自由生长,于是开始饲养田鱼。天长日久,便渐渐生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可为田鱼提供丰富的稻花和有机物质。在炎热的夏日,秧苗可以为鱼遮阴。鱼粪是田间的肥料,田鱼吞食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减轻虫害和草害。田鱼游动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也如同一个个小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利于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稻田养鱼充分利用水体面积,达到稻鱼共生互利的效果。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据青田县农业局专家吴敏芳介绍,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体现了自然、农业、技术、人文等因素的完整结合,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地理气候、文化民俗为一体的农业历史传承载体。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形成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气候条件。连绵的山脉如屏障为稻田阻挡来自东面的台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山地水源。吴敏芳说,当地稻谷亩产在1000斤到1200斤左右。这里的田鱼虽出自稻田却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鳞富含胶原蛋白且柔软适口。同时当地还积极推广再生稻,被收割留茬的水稻三十天后再次抽穗,产量虽然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大约是400斤到600斤,但却可以延长两个月的稻鱼共生期。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持稻鱼共生的系统特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与田鱼的产量和质量。
当地农民注重农业体系的整体性,注重自然、生物与人的协同性。在他们眼中,昆虫、杂草和鱼粪都是资源,一切都是从自然中来又回自然中去。正是他们传统的劳作方式造就了这一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曾说过,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经典的生态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之所以选择青田作为世界上第一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就是因为这一价值。他同时指出,稻田养鱼还是一种典型的低碳农业。经过测定,稻田养鱼系统与单纯的水稻种植系统相比,甲烷排放量可以减少30%左右。
松阳所处的松古平原是浙南最大的山间盆地,犹如金瓯玉盆。这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良田万顷,曾有“处州粮仓”的美誉。黄绿相间的稻田与茶园如行云流水,诗意隽永。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古人赞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风起时的千层稻浪,黄昏时的袅袅炊烟,茶园里的晚归农人……这里依旧是千年前的田园,依旧是耕读传家的松阳。
田园松阳 精耕细作的典范模式
松阳与青田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距离,却有很大的不同。松阳具有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代表性。在北京工作的松阳人兰先生告诉记者,在北京颐和园西北角的耕织图景区那些刻石上的耕作场景,如耕锄、打稻以及一些耕作使用的牲畜、农具等都与他家乡的情景极其相似。乾隆诗云:“玉带桥西耕织图,织云耕雨学东吴。水天气象略如彼,衣食根源每廑吾。”这些刻石上的图画不仅展现了江浙地区男耕女织的生动场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精耕细作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高度概括。不可否认,传统农业具有封闭、低效的局限,但精耕细作的目的正是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收获,是解决人多地少问题的历史必然选择。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温暖湿润的松古平原春秋季节长。这意味着人们在田间辛苦劳作的时间长,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农时。在采青时节,松阳农人凌晨两点就进入茶园采摘。收种稻谷时节,为了不延误农时,农人常常“带月荷锄归”。在传统农业中,天人相依遵循时间的节奏。在松阳以及我国南方很多种植双季稻的产区,立秋前近一个月的酷暑时间,农民们称之为“双抢”。所谓双抢,意即在立秋之前抢收成熟的早稻,然后抢种晚稻秧苗。如果在立秋之后方才插种晚稻秧,会有损于晚稻的品质和收成。精耕细作要求人们尊重与把握气候和时令,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强调 “不违农时”“勿失农时”,并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长期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
精耕细作要求“良种、精耕、细管、多肥”,使得单位面积上投入的人力也较大。增加复种指数、开垦山地梯田、田间管理都需要人力,体现了传统农业重视人的能力,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过程。人们注重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开垦荒地、改劣地为良田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多熟种植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相结合的种植制度扩大了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维持土地肥力,使太阳能得到充分利用,减缓水土流失,缓解有机物的分解速度。精耕细作特别强调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通过施加农肥和灌溉等措施保持土地的休养生息。因此,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的有机农业。一百年前,美国农业土壤专家富兰克林·H·金对世界传统农业三大起源中心之一的东亚调查后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东亚农业的可持续之道在于时间、空间的高度集约化利用。其核心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耕作理念。中国传统农业能够持续数千年而土地肥力不衰,其秘诀在于实施“无废弃物的农业”,即所有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
目前,出于经济效益考虑,松阳已经发展成浙江生态绿茶的重要产地,只有部分地区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这里的茶园已经突破十万亩,深厚的农耕文明让这里的茶叶种植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保持生态环保的种植和管理理念,如利用太阳能灯光捕捉虫子等。晴耕雨读、温和内敛的松阳人关注的是茶的天然品质,是人与茶的对话。
水乡泽国,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泥土是稀缺资源。珍惜土地的先民从水下取土,在沼泽高地一方一方堆积如垛,用于耕种。垛田因湖沼而生,每块面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各不相连,散而不乱。阳春时节,金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芳菲如歌。水乡多雾,氤氲如画……
兴化垛田 土地利用的独特方式
时值冬季,记者没有看到江苏兴化垛田油菜的盛景,但垛田——这种在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积成垛的古老而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令人震撼。这无疑是传统农业留给今人的珍贵财富。兴化,这个位于江淮之间里下河地区的农业大县处于一个典型的“锅底洼”平原区。这里地势低洼,大大小小4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自古以来饱受洪涝灾害的侵扰。但是,由于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水土资源得天独厚,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2009年,垛田地貌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兴化垛田农业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天,聪敏的兴化人又将垛田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对土地的情感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最大区别。现代农业对土地的榨取是惊人的。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巨型农机的粗暴运行、高强度地连续耕作、单一作物品种等,都造成地表土迅速流失,土地肥力急剧下降。而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土地是其生存命脉,为持续收获,人们注重对土地的利用与保护。对土地的珍爱与敬畏在很大程度上贯穿了整部传统农业历史。“皇天后土”这一概念表明了民众对土地的敬畏。
垛田农业系统也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垛田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加上光照足、通风好,易于浇灌与耕作。兴化垛田农民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农耕方式,注重使用自家生产的粪肥、绿肥和天然的有机肥料等。有专家学者表示,兴化垛田不仅是我国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地理和农业生态系统变迁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当地生态环境变迁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珍贵标本。据悉,目前,兴化共有6万多亩这样的耕地,分布在垛田、缸顾、李中等乡镇。
传统农业连接着历史与现实,并为未来储备资源。传统农业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诉求,汇集一系列制度准则,更可贵的是有着几千年的实践经验。这对于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以及农业发展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和启示与借鉴意义。
穿越千年 让历史告诉未来
我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传统农业源远流长,穿越千年。
在农业这个复杂而具体的劳作过程中,人们洞察自然、尊重自然,按照时令春种冬藏,遵循不竭泽而渔等准则。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先民为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留下环境资源与自然资源,决然不会“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而是要为子孙留下青山、碧水与蓝天。传统农业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与代际公平的责任意识既是最古老的民间智慧,也是当下最先进的生态理念。这些传统农业时代的观念不仅具有普世价值,而且充满着诗意与创造性。
传统农业既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协同性,也注重自我调节和自然生态。特别是一些农业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其复杂而又具有创新性的土地利用形式和管理技术,成为今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如,精耕细作所带来的“地力常新壮”可为今天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启示;充分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灯光诱捕等物理措施以及深耕、轮作等农业措施来防虫治虫、减少草害,可为今天有机农业遇到的控制田间杂草、保护食品安全等难题提供借鉴。同时,传统农业所珍藏的古老作物品种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因此,深入挖掘传统农业保留下来的价值和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保证食品安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传统农业正在突破单一的种植功能,其丰富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正在形成。传统农业与它所依附的村落、地域、民俗等一起形成深厚的文化价值与不可复制的旅游价值。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里所讲到的:“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形成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科学持续发展。”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传统渐行渐远,正淡出人们的生活,稻鱼共生、垛田菜花被列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意味着它们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些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以及那些古老的村落是否能延续与承继下来,有许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共识与协同行动的今天,专家的研究与发掘、民众的呼吁与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政府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将成为传承这些传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