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高产种植技术
豇豆要求高温,耐热性强,生长适温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冻,在10℃以下较长时间低温,生长受抑制。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作为蔬菜栽培的长豇豆多属于中光性,对日照要求不甚严格,如红嘴燕、之豇28-2等品种,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田块均可栽植,豆荚柔嫩,结荚期要求肥水充足。
播种育苗
豇豆早熟栽培一般需要壮苗。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设施及管理措施确定。采用小拱棚覆盖栽培的可在3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大棚栽培的可在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大棚套小棚覆盖栽培的可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有些地区播种期延迟到4月下旬或5月初,可直播。
播种前精选粒大饱满、无病虫、无破损的种子,并选晴朗天气晒种1-2天,必要进可用药剂拌种后播种。播种前应准备好苗床,苗床内的营养土厚度不应低于5厘米,床土干湿适宜,不可过湿,否则容易烂种。播种时将种子撒于苗床土内,以种子不重叠为度,播种后覆盖疏松细土1.5-2厘米,稍加镇压后铺稀疏稻草,再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播种后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
播种后4-5天开始出苗,当有30%左右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和稻草。当多数种子出苗后,应降低苗床温度,使白天温度保持在20℃左右,最高不超过25℃,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若温度过高,则可揭开小拱棚降温,但须防止冷风直接吹入苗床,以免引起冻害。齐苗4-5天后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夜间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当第一对真叶形成,尚未完全展开时定植。为保护根系,有条件的可采用营养钵育苗。
整地施基肥
豇豆不耐涝,且生长期长,生育期间需要较多的养分,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基肥,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鸡鸭粪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草木灰75-100千克,可沟施也可撒施。整地后,畦面宽100-110厘米,沟宽40厘米,畦高20-25厘米。平整畦面后覆盖地膜。
定植
豇豆尽管根系发达,但根系的再生能力较弱,所以宜小苗移栽。一般当子叶展开,第一对真叶尚未完全展开时定植;采用营养钵育苗者可适当延迟定植。定植宜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定植前在苗床地浇透水,然后起苗,淘汰子叶缺损、真叶扭曲等不正常秧苗。豇豆采用双行定植,穴距24-27厘米,每穴2-3株。定植时地膜开口宜小,定植后即浇点根水,然后用泥土封口。
定植后的管理
1、补苗
定植后要及时检查,对缺苗或基生叶受损伤的幼苗应及时补苗。补苗后要及时浇透水,以保证这些苗能与其它正常苗同步生长。
2、水分管理
豇豆还苗后开花结荚前,要严格控制水分,否则会引起徒长,开花节位上升,侧芽萌发,容易造成植株中下部空蔓(无豆荚)。一般定植后隔3-5天浇一次还苗水,以后原则上不浇水。初花期水分过多,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养分消耗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养分而引起落花落荚。坐荚后,植株转入旺盛生长,既长茎叶,又陆续开花结荚,需水量增加,要供应较多的水分,以促进果荚伸长和膨大,增加结荚数,并保持植株较好的长势。一般幼荚有2-3厘米时开始浇水,以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但要防止雨后涝害。
3、追肥
豇豆追肥的原则“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一般秧苗成活后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施15%-20%的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开花后追施20%浓度的腐熟人类尿1500千克。结荚后追施20%浓度的腐熟人粪尿200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以后每隔1周追施一次;也可每亩每次追施复合肥15千克。豇豆生长后期,可连续重施追肥2-3次,每次用复合肥15-20千克,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继续抽发花序,提高结荚率,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4、及时搭架
一般应在植株开始“甩蔓”时搭架引蔓,防止相互缠绕,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一般用2-2.5米长的竹竿搭入字架,每穴插一根,在距植株基部10-15厘米处将竹竿插入土中15-20厘米,中上部4/5的交叉处放一竹竿,用绳子扎紧作横梁。搭架后按逆时针方向引蔓2-3次,使植株茎蔓沿支架生长,以后让其自然生长。豇豆搭架所用的竹竿较长,在搭架时应小心操作,以免竹竿顶破大棚膜。搭架后,特别是进入采收期后,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摘除基部老叶、病叶。
病虫害防治
豇豆常见病害有锈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是蚜虫、豆荚螟、蓟马等,应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采收
豇豆在定植后40-50天即达到始收期。一般来说,豇豆在开花后10-12天左右即达到商品成熟期,可陆续采收,具体的采收标准为豆荚饱满,显现品种固有的色泽,尚未“鼓豆”。采收过早,则产量低,若采收太迟,则豆荚容易老化,且豇豆落花落荚严重,采收更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