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昌办藜麦推广会 促粮食“新贵”走向大众餐桌

中新网兰州9月24日电 (杜萍)甘肃永昌藜麦产业科技宣传推广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藜麦产业高峰论坛23日在永昌县举行。当天,来自国内外30多名藜麦专家学者,以及百余名本土专家,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对国际国内藜麦产业发展现状、经验成果、产品转化和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促进粮食“新贵”——藜麦更多走向大众餐桌。

永昌县地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隶属于中国镍都——金昌市。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有5000——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并且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符合金昌节水型农业发展的特点。

永昌县委书记马聪介绍说,该县2016年引进养生三宝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成功试种“陇藜1号”,同步建成藜麦生产加工基地。今年该县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建成万亩藜麦基地,充分利用藜麦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以和成熟期颜色变化的观赏价值,着力开发以养生保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实现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马聪表示,此次会议,专家学者在藜麦产业领域独到的学术见解必将为今后藜麦产业发展破瓶颈、解难题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也将推动藜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图为成熟的藜麦红似火。杜萍 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所长杨发荣,在会上介绍了藜麦产业在世界、中国以及甘肃的发展概况。他表示,藜麦高营养且对生物胁迫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将在未来的中国农业中发挥大作用。

杨发荣介绍,目前,在甘肃河西走廊、陇东、中部、甘南等不同生态区的40个县(区),进行多点适应性观察、鉴定,初步形成三个藜麦种植优势区。累计示范推广种植藜麦9万余亩。

来自肯尼亚农业畜牧研究所的研究员苏珊则从引进、生产,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藜麦在肯尼亚的种植情况。她说,在未来,他们将主要关注藜麦现状的管理,包括种子方面的研究,病虫害方面的管理。“希望引进更多的藜麦资源来扩充藜麦种子的多样性。”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外国专家局局长康纯梅介绍,藜麦是近年来在国家外专局和甘肃省外专局引智项目支持下,由甘肃省农科院杨发荣研究员团队从南美洲成功引进并实现规模化种植的一个外来农作物品种。

康纯梅表示,“今年1月,永昌县藜麦加工成套设备成功投产运行,标志着甘肃藜麦产业链中的加工生产环节,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藜麦产业在甘肃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