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发展贡献率超过56%

运用物联网技术,轻点鼠标就能种田;农民用APP卖瓜,几万斤瓜销售一空;扫扫追溯码,就能了解农产品“前世今生”;无人驾驶的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指引下自动播种棉花——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先进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的成果。

“56.65%”,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个数字意味着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土地、资本及其他所有要素的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加强,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例逐年提升,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农业科技正成为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内生后劲之所在,转型升级之所系。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在山东农科院考察时,对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围绕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农业部先后印发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等文件,深刻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科技创新规律,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遵循。

从中央到地方,农业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已经全速发动起来,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不断提高。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投入13.4亿元,加强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条件能力建设;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4亿元,专项用于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在农技推广方面,中央投入58.5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改善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支持全国2500多个农业县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升农技推广效能。

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加速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获突破性进展,取得大量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

黄瓜为什么是苦的?黄三文研究团队领衔国际黄瓜基因组研究,对115个黄瓜品系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如何让猪长出好吃的雪花肉?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发现了猪产肉性状基因。我国在农作物遗传发育与抗性机理、动物免疫调控、重要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土壤质量演替规律等方面创新了一批基础前沿成果。

针对小麦条锈病,陈万权团队构建了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农业科技攻克了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支撑我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谷物单产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48斤、34斤、66斤。

在农产品上,我国选育了京红京粉蛋鸡、大恒肉鸡、华农温氏一号猪配套系等一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畜禽牧草新品种,畜禽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60%左右。

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不仅实现小麦机械化问题基本解决,水稻种植和玉米收获的机械化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大宗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研水平开始弯道超车领跑国际同行,像超级稻、禽流感疫苗等重大技术开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体制机制改革、科技计划改革、成果处置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央加快科技创新的坚强决心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为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农业科技一度面临科研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大量科技成果无法从实验室走向企业、走向市场。破除科技管理中的制度藩篱,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种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基础环节。农业部以种业权益改革和良种联合攻关为突破口,紧紧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以激励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设计和制度框架,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清障搭台。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是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三部委从2014年开始,在4家中央科研单位实施了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核心是科研人员个人将从其成果中获得直接回报,而且比例将不低于40%。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是4家试点单位之一,出台了详细方案来落实推进,并且在具体权益比例上按照资金来源分类,更具公平性。比如,由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取得的成果,个人所占比例是50%,而由个人出资取得的成果,个人占比可高达70%。同时,明确规定,科研人员享有的知识产权相关权益,不因工作单位和岗位变动而丧失。

农科院作物所高级农艺师王德森所在课题组培育的“中麦875”和“鄂麦170”两个品种获得转让费121万元,其中60%直接分配到个人。王德森作为参与者之一,收益占这60%中的5%,分到3.6万元。

将种业科研成果“确权”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持股兼职,推进科技成果公开交易,触发科技成果转化“核裂变”,促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潮。2014年8月,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启动当天,“京科968”三系配套杂交制种法转让、玉米3KSNP标记开发与利用经营许可转让等9笔交易签约,成交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

为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2015年启动运行,建立起国家级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机构,促成科技成果产权交易191项,交易额超过2.5亿元,示范推广了小麦“一喷三防”、奶牛饲料高效利用、深海网箱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理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个要素的脉络,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效率倍增。农业部出台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在权益分享、持股兼职、分类管理等方面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制度规范,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到农业生产一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兴的通道,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写在论文里,而要面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第一推动力,为农民群众谋福祉。

50位首席科学家、1370位岗位科学家、1252位综合试验站站长,这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阵容,50个体系瞄准50类主要农产品,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说,产业的每个环节、领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分布,避免了以往按照学科组织科研导致创新链被人为割裂的弊端,搭建了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大平台。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建立了大协作机制。蜂体系授粉岗位科学家邵有全介绍,蜂体系专家开展了跨体系专家的合作,与苹果体系专家在山西运城试验站的配合下建设了苹果蜜蜂授粉示范基地,60万亩苹果全部实现蜜蜂授粉;在梨树专家的配合下制定了快速嫁接开花技术,让果农将蜂搬进果树园,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把综合试验站设在企业,这样科技创新才能离产业足够近。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皓,也是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试验站设有蛋鸡研究院,集结了630多项科技成果,不仅满足企业需求,也承担着带动农户的任务。“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能逐渐培养和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蛋鸡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说。

近年来,体系专家研制和推广的农业新设备被企业采用326项,形成了一批农业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成果。近5年来,由体系参与研发和推广的品种进入农业部主推品种占所涉领域近一半,参与研发和推广的品种与技术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占所涉领域的67%。

农业科技要姓农、为农、强农。农业科技坚持产业化导向,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2014年以来,以解决行业、产业和区域性重大问题为导向,整合优势科技资源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应运而生。按照“有任务、有目标、有团队、有资金、有考核”的要求,构建了50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参与联盟建设的单位和企业上千家。

棉花产业创新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的一个,2016年11月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牵头,联合国内208家棉花产业上下游的科研、生产和棉纺企业而建立。棉花所所长李付广说,联盟按照棉花“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纺织”一条龙模式,将分散脱节的产业链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目前,已在国内三大棉区谋划建设一批优质棉科技示范园,生产达到“澳棉”标准的优质棉,满足纺织企业中高端用棉需求。

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种质资源等协同创新联盟,形成了全国资源共享的“一盘棋”格局;通过建立种业、农机化、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创新联盟,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的“一条龙”模式;通过建立东北黑土地保护、黄淮海麦区控水提效、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绿色增效等区域创新联盟,形成了多学科协作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的“一体化”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各类联盟协同创新项目近200项,仅2017年验收的核心成果就达41项,创新联盟有效整合了全国优势农业科研团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模式。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产业兴。“十三五”伊始,农业部编制了《“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确立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将进一步加快调整科技创新方向、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壮大农业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今,科技创新提供的驱动力日益强劲,正在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装上动力澎湃的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