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当选院士 “冷门”学科搞科研


12月19日,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来自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据中科院水生所官网资料显示,桂建芳教授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07年任水生所常务副所长、所长;2001年至2011年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遗传学会和湖北省细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和中国鱼类学会理事;《水生生物学报》主编,Gene,ScienceChinaLife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动物学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编委;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重要养殖鱼类功能基因组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桂建芳教授的研究方向是鱼类发育遗传学与细胞工程学。其团队研发培育的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推广养殖,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荣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桂教授本人还曾获得过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3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湖北省“劳动模范”,2004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桂建芳,1956年生,湖北黄梅人。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他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培育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银鲫养殖新品种。

喜头鱼(学名鲫鱼),在武汉人餐桌上已是司空见惯,而使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四年来为渔民增收100多亿元。正是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水生所研究员桂建芳最得力的“杰作”。

19日白天,桂建芳还在北京的新当选院士揭晓大会现场。当晚9时30分,记者试着拨打其办公室电话时,竟是他本人接听。“呵呵,我刚到办公室。晚上9点多回到家,给夫人‘汇报’了一下院士颁奖的情况,讲了十几分钟,就来办公室了。”桂建芳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每天忙到晚上11点半,再离开办公室,已成习惯,夫人也理解。“能当选院士,有一半功劳,归于这么多年夫人的支持。”

桂建芳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原创银鲫育种技术路线,培育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银鲫养殖新品种;开拓出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已发表SCI刊源论文17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着和研究生教材7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这次当选院士,最显着的成果、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当属他对银鲫养殖新品种的研究成功。他研究的银鲫新品种,跟普通鲫鱼相比,不仅吃起来口感好,而且生长速度快20%;整条鱼呈瘦长形,体型更好看;加上鱼鳞不易脱落,售卖时卖相也好。2008年研制成功,从2009年开始,陆续向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据粗略统计,推广四年以来,桂建芳的银鲫鱼新品种,已实现总产值100多亿元。

谈起昨日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揭晓时刻,桂建芳说,他第一时间听到自己名字时,“激动是肯定的,毕竟做研究这么多年,能获得科技界和社会的认同,很不容易”。不过,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又一个新的起点,“扎扎实实做研究,是最基本的”。(生物谷Bioon.com)

(责任lishu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