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建言雄安水安全

■本报记者 王晨绯 通讯员 王超

一直以来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一夜之间为人们口耳相传,无数人的朋友圈被它们刷屏。而根据中央的规划,雄安新区要“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要实现“水城共融”,这无疑离不开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流域,上游为太行山区,地势较高,形成向平原区补水的条件。该流域的主要水系呈扇形分布,向东汇入白洋淀,经天津市的海河入海,白洋淀水量减少也会直接导致天津市的河道干涸,供水不足。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中心杨永辉团队,长期从事海河流域农田节水与农业水资源研究。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削减上游农业用水,不失为解决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妙方。

白洋淀缺水问题

须治病求本

历史上,海河流域山区来水到达出山口或冲积扇地区的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城市后,水资源丰沛,形成大量的河、湖、潭、沼、泉等湿地。根据保定市水文水资源局资料,白洋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均入淀水量高达二十亿立方米,每年向天津弃水就高达十八亿立方米,其广阔的水面和沼泽湿地在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补充地下水源和向天津供水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们的研究,白洋淀来水减少的关键时期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能源和电力供应得到保障,农田灌溉得到了大力发展,用水剧增,来水减少加剧。白洋淀水位从50年代的洪涝灾害时的高于海平面10米,下降到1982年的干淀。”杨永辉团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1988年的夏季洪水使干淀达5年的白洋淀得以重新蓄水,但面积大大萎缩,特别是1999年以后,水位长期徘徊在高于海平面7米左右,接近干淀水位,长期靠“引黄济淀”“引岳济淀”维持不干枯。

“治病求本”,科学家们发现白洋淀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是农业用水增加。

“占流域耗水量60%以上的农业用水会通过田间蒸发挥发到大气层。”杨永辉告诉记者,由于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水作为资源消失的主要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农田、河道、湖泊、森林等的耗水就成为解决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关键。

他举出了一系列数据,“根据我们的前期研究和重新测算,白洋淀上游目前农作物耕地面积79.3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63.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0.6%。播种面积122.7万公顷,其中小麦、玉米、蔬菜、水果各占32.4%、37.9%、13.1%和13.6%,是上游地区主要的耗水作物,灌溉直接消耗(包括地表及地下水)水量高达22.0亿立方米,与五六十年代白洋淀的来水量基本相当,由此表明,目前白洋淀流域的来水减少的关键是上游农业灌溉用水的增长。”

农业节水在减少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30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农田节水技术,单方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一直提高,但“节水”和“用水减少”有着根本区别,这在全球能源和资源领域被称为“杰维斯效应”,即效率提高不等于用量减少。

“以白洋淀上游为例,2014年高耗水的水果、蔬菜种植面积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1倍和3.9倍,实际耗水高达22.0亿立方米,是造成白洋淀和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他表示。

为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建言献策

“解决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除传统考虑的节水和增加外调水量外,调蓄山水林田湖布局、减少地表蒸发、增加清水产流是关键。”杨永辉一一举例分析。

“以白洋淀上游为例,该区域农作物播种面积122万公顷,生产小麦、玉米分别为262.5万吨和331.8万吨,但小麦、玉米生产量的22.8%和66.4%外输到其他省份和地区,具备压缩高耗水作物、减少农业用水的可行性。”他表示,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休耕和实施限水灌溉是实质性地减少农业用水、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因而,建议研究确立本地区压缩高耗水作物种类和规模的实施方案及政策机制,通过限水灌溉和限水种植,恢复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清水产流,提升新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杨永辉团队建言,雄安新区的建设或许可以借鉴国际上的通用办法,由城市反哺农村,获取对农民所属土地水资源的使用权,从而实现水资源使用的总量不增长。

考虑到目前各地正在制定山水林田湖修复规划,他建议山水林田湖修复规划应考虑耗水需求。

杨永辉表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整体,森林、草地、水体的耗水量增加了,进入白洋淀的水量会自然减少。在白洋淀上游的规划中,切忌大幅增加水资源形成区和沿线河道的耗水。急需开展研究明确上游森林、草地、湖泊和河道的实际耗水量,发展耗水管理技术,通过限制高耗水生态系统类型的发展,增加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的清水流入。

《中国科学报》 (2017-09-18 第7版 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