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育种者回报海南人

——上海市南繁新基地建设初探

本报记者胡立刚实习生陈心宇

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优势成就了“南繁”这一道中国育种界的独特风景,风景里最显眼的是被誉为“候鸟”的育种者和他们各自的方寸天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发布之后,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区域随即被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用途管制,5.3万亩南繁核心区也一并划定,“南繁”将建成一道新的风景线。

“上海市南繁新基地建设规模格局已定,1189亩基地将配置综合服务区、农作物品种展示区、水稻(包括节水抗旱稻)创新育种区等6个功能区。3年之后,南繁基地将成为上海市农业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全市80%左右的农作物育种品种的创新。”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站长夏龙平介绍。

记者了解到,开创了都市农业先河的上海市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种源建设,2004年以来就在海南省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南繁基地“双子星”格局:一个是上海市市级南繁基地,位于三亚市,每年有20多家单位入驻;另一个是位于陵水县光坡镇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海南陵水试验站,两个基地共289亩地。就是这两个基地,承担着上海市水稻、蔬菜、玉米等作物育种创新、“两杂种子”纯度鉴定、种源加代繁育、转基因试验研究等科研任务,成就了上海市农业种源优势。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到陵水的,率先搞起了杂交粳稻育种,第一个杂交粳稻品种‘寒优湘晴’就是在陵水选配出来的。1986年试种,很快成为江浙第一杂交粳稻品种,最高峰时推广面积近300万亩,占了上海本地播种面积的1/5。”谈到在陵水育种的经历,73岁的朱新民两眼炯炯有神。

朱新民是上海南繁先驱,1976年11月以闵行区农委下属的闵行种子公司育种者的身份到达三亚师部农场,先是搞杂交籼稻育种,80年代改为杂交粳稻育种。到了陵水县后,受到同在陵水的浙江嘉兴育种科研人员的启发,选育出了“寒优湘晴”稻种,该品种至今还在播种,在上海的播种面积仍保持在5万亩上下,堪称杂交粳稻的“不倒翁”。

无独有偶,上海市农科院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种专家余新桥则是1983年到陵水县,随后和著名的育种专家罗利军相识相知,一起育成了“中旱3号”耐旱稻品种,2004年通过了上海市审定,成为首个节水抗旱稻品种,从而开启了中国节水抗旱稻的辉煌历程。

“我虽然住了很久农民家的偏房,还被老鼠咬过鼻子,但2002年就进驻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海南试验站,当时90%以上的育种科研人员还住在农民家里。”余新桥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被誉为“候鸟”的南繁群体中,余新桥算是幸运的,朱新民也是幸运的,他在“寒优湘晴”大规模推广之后的1995年住进了种子公司自己建造的瓦房。但是,正如余新桥所说的那样,住农民房、学农民生火做饭是大多数“候鸟”们最难忘的经历。

“育成一个好品种是育种科研工作者一生的追求,如果能从一开始就给他们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他们创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我想上海的育种人完全有可能选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夏龙平说,“现在国家层面规划实施海南南繁基地建设,上海借着这一东风也在加快实施新基地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南繁新基地建设严格按照农业部的统一拿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五统一”要求,目标是通过3年时间建成设施一流、功能完备、国内领先、高效运行的南繁育种平台。

让记者刮目相看的是,上海南繁新基地创新了运行模式,不但要为上海的育种科研人员提供生活便利和交流平台,提高科研人员的育种效率,而且要与回报当地农民、回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这是长期而双赢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南繁基地才能真正从眼前出发,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重要基地。

“上海市已经跟陵水县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当地种源农业、生态农业、精准扶贫等项目的发展合作。”上海市农委秘书长邵启良说。

一个南繁育种基地如何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精准扶贫?作为上海市南繁新基地建设的主要执行者,余新桥给出了答案:上海市农科院与陵水县政府实施了一项节水抗旱稻精准扶贫项目,即由当地政府出资采购种子,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撑,当地农民出工,产出的稻谷归农民所有。

“今年在4个镇播种了1350亩节水抗旱稻,目前长势非常好,相信尝到甜头后,更多的农民会参与进来,食用菌扶贫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落地。”余新桥说。

海南为祖国的育种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用行动反哺海南当地是应当且必须的,记者相信,随着各省市加快南繁新基地建设,上海的创新模式必将成为榜样,成为南繁又一道靓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