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种水稻“栽秧不弯腰” 农民是如何实现的?

“耕插收三弯腰、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传统水稻种植“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写照。如今“干活不沾泥、穿着皮鞋能种稻”这种从耕田、插秧到防虫、收割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模式对梁平种水稻的农民而言,早已不是梦想。

经过多年的努力,水稻生产机耕、机防、机收技术均得到普遍应用,机插却成为了最大也是最后的瓶颈,重庆市水稻机插率不足3成。但梁平却一枝独秀,今年,全区有近100个行政村实现了水稻机插秧整村推进,明达镇更是实现了整镇推进;2017年全区机插面积达26.1万亩,一半以上种水稻的农民栽秧不用再弯腰。

这是怎样做到的呢?眼下,全区正开展水稻机收大战,记者借机专门进行了调查。

三大原因导致推而不广

“一亩秧田能机插100多亩大田,一台四行插秧机相当于20个劳力,一亩机插秧至少能多产50公斤稻谷。”说起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好处,区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兰显发如数家珍,“机插秧省工省力、增产增效,是水稻生产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手段,对破解‘谁来种地’、保证粮食安全有很大作用。”

兰显发的话得到了明达镇天台村7组村民黄基贵的证实,他家一块4.2亩的稻田,手栽最多产2500公斤,采用机插后增加到3000公斤以上,“主要是插的株数多了,稻田里看上去全是谷穗,看不到泥巴。”

全市及梁平均从2006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殊不知,这么好的东西,以前却推而不广。

一是因为机插秧前期苗小不起眼、后期个别品种成熟偏迟影响机收,推广初期农民不易接受;二是因为机插秧育秧技术性强,插秧又需要高价格的插秧机,仅靠农民自身能力不容易办到;三是因为机插秧田块最好排灌方便,并且能连片作业,组织起来有难度。”当了30多年农机推广站站长、一直战斗在机插秧技术推广第一线的兰显发分析道。

三大举措发力稳步推进

针对三大问题,梁平采取了示范带动、服务促动、政策驱动的方法进行破解。

“示范带动,就是通过干部和大户带动,逐步实现整组、整村到整镇推进,力争2020年实现全区全覆盖。”兰显发表示。

在龙门镇文圣村支部书记游永平的示范带动下,该村机插率达到了91%,凡是能机插的稻田都全部实现机插了;新盛镇新盛村农机大户冉启义更是把附近几个村的机插秧带得风声水起,推动全镇机插秧面积突破万亩大关。

在“服务促动”方面,梁平也是下足了功夫,首先试验成功了湿润育秧套餐技术,彻底解决了过去旱育秧费时费力且容易烂秧死苗的问题,现全市都在推广该技术;其次,年年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了1000多名育秧能手和熟练插秧机手;再就是广泛推广水稻机插秧高产组合技术,把机插技术与良种、良肥、良法进行融合,提高水稻单产100公斤以上,大大增强了机插秧技术的吸引力。

另外,梁平还整合水稻高产创建、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等项目对推广水稻机插秧进行政策驱动,实施机插秧的稻农可以得到一定的农资购买补贴或每亩100多元的机械作业费补贴;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插秧机、播种器等农机具,累计补贴最高可达购买价的50%。

三条经验可资参考借鉴

“多年的机插秧推广,我们觉得有三条经验很管用。”兰显发分析了全区的成功之道。

组织引导是基础。机插秧需要规模化作业,单家独户不划算也搞不起来,这就需要各级干部搞好组织与协调工作。明达镇政府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各村任务和考核办法,100%完成任务的给予每亩3元的奖励,今年明达镇每个村的机插秧面积均达到了800亩以上。区农委也出台政策,对集中连片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行政村给予每亩10元的奖励。

培育主体是关键。梁平采取技术培训、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现分别达到51个、686户。仁贤农机合作社机插秧作业范围延伸到了周边区县,年作业面积达8000亩。明达镇农机大户屈超平带出了2个机插秧作业队,月收入上万元。同时,对种粮大户精准指导,大户们都乐意采用节本增效的机插秧技术。

创新机制是保障。由于作业时间短、插秧机又贵,容易出现“抢机”插秧事件,梁平创新了打时间差的跨区作业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秧等机”问题。为调动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机插效率与质量,梁平培育了100多支“育秧插秧一条龙”专业服务队。针对粮价低影响农民种稻积极性问题,梁平引导稻农采取“机插秧技术+高档水稻”模式,每公斤蟠龙冷沙米最高卖到了80元,大幅度提高了种粮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