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科研与兴趣的有机结合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是向教师们表达感谢和祝福的日子。为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本网开设了【教师风采展】栏目,展示了我校部分优秀教师的风采,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工作感悟等一一呈现给广大读者。

…………………………………………………………………………………………

人物介绍:李英,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入选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2009年获第十一届“李汝其”动物遗传学奖;2012年四川农业大学“拔尖人才”引进人才;2012年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现四川省“千人计划”项目),2013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后备人才。

自2012年以“拔尖人才”,四级教授的职位加盟川农,今年,是李英在四川农业大学任教的第五年。一直从事基因和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研究的她,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肠道菌群与其宿主的生长发育、系统发育以及环境适应性的关系。李英表示,能成为川农人是她莫大的荣幸和骄傲。

将学习建立在兴趣上

在学生万秋浩的眼中,李英是一位温柔漂亮又知性的老师。

“我们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有同学认为他现在所研究的课题没有意义,他可以重新选择项目。”李英笑着说,“这算是一种小民主吧,要快乐自在的学习。”

“李老师特别强调兴趣这一点。”万秋浩说,“只有真正感兴趣,才能做好这件事。”在她刚进实验室时,就在长寿老人、大熊猫、麝香鼠等课题中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

“但是如果你对其他方面更好奇,你可以选择课题,写好方案,在每周组会的时候和大家一起讨论。如果可行,就能做。”她说,“将兴趣最大化,我很爱这样的方式。”

2013年,李英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遗传》上发表了论文;2015年,她和课题组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华盛顿邮报报道。2016年她的课题组对长寿人群研究结果发表在CurrentBiology上,美国Biotechniques杂志对她们的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国内生物通等媒体也报道了她们的工作。

“李老师从不发火,遇到问题一步一步解决,并且尊重每个人的意见。”万秋浩表示,“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我很自豪。”

与学生共同前行

晚上10点多,汤静思同学所在的课题组微信群里,依然能收到李英转发的肠道微生物文章。“无论多晚发送的邮件,都能及时得到李老师的回复。”汤静思说,“课题上遇到的各种意外,李老师都能很淡定的帮忙分析,解决问题。我们都很尊敬她。”

在李英指导的课题组研究人的肠道微生物时,需要每个成员都提供粪便,在大家都不好意思的情况下,李英率先提供了自己的粪便样品。学生汤静思对这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这种科研的态度让人钦佩。”

李英更是个感性的人,2014年9月,作为动科本硕班主任的李英带着班干部们进行家庭困难认定,看着同学们提交的材料,李英心酸哽咽到说不出话来,直到最后看着他们得到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奖助学金才终于放心。

在李英看来,老师这个称呼同时赋予了她责任和幸福。学生求学的目光是责任,问题被解答的笑容是幸福。她说:“与学生讨论问题,把他说服,我是幸福的;当我无法说服他,反而被他说服的时候,我更是幸福和欣慰的。”

“我希望我和学生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李英表示,一起做实验,一起讨论问题,一起收获成功,这样的过程带给她无限的满足和感动。2015年,李英指导的第一个硕士毕业,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017年,李英指导的第一个博士毕业,获得省级优秀论文。

5年的时光,李英见证了无数川农学子的成长。“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骄傲。”她说。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