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80后教授王欣然的归国创新路

新华社发

29岁评上教授、入选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同时还是全国最年轻的“长江学者”……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0后教授王欣然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他不仅在国际前沿的下一代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还长期保持着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比的世界纪录。

2011年,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王欣然选择回国。他说:“为祖国做事,我觉得踏实而光荣。”

大洋隔不断的报国情

2000年,19岁的王欣然被保送进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四年耕耘,他以全系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

远赴重洋,在斯坦福这片科研人才荟萃的沃土上,王欣然继续在科研道路上进行着更深一步的追求和探索。他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制造出互补型、高开关比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证实了石墨烯可以成为半导体应用于下一代集成电路,在国际上掀起了石墨烯纳米带研究的热潮。

2011年,王欣然博士毕业。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勤恳的钻研精神引来美国多所大学的橄榄枝。然而,面对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科研条件,他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惊讶的决定:回国!

“我做出这个决定其实没有多少犹豫。”这位年仅36岁的博导说,国家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对于一个立志搞科研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他坚信:“21世纪,科研的最大机遇在中国。”

王欣然刚归国便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并回到母校南京大学工作。“在科研道路上,母校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我的起点在母校,我的落脚点也在母校。”

从南京大学到斯坦福大学再回到南京大学,王欣然在几年的时间内画了一个圆,而这个圆的背后,是沉甸甸的爱国情、爱校情。

永不止步的科研志

在科研上,王欣然始终保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回国初期,为了寻求突破,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二维材料半导体器件。

“当时国内外还没有学者从有机材料方向去构筑二维材料信息器件,这意味着,一旦做出来,就是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此,王欣然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几乎在实验室里扎了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攻关,研究团队终于研制出纳米单位的高质量薄膜,并将其应用于更为复杂的有机半导体结构和器件,进一步推动有机电子学的发展。

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让王欣然名声大噪,但他的原创科研之路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不断向深处拓展。

“要瞄准前沿,更要敢于引领前沿。”王欣然说,谁都无法预知下一个研究是否成功,但这种未知恰恰是他们砥砺前行的最大动力。

在这种科研精神的支撑下,回国短短5年,王欣然就带领团队承担了十多项重大课题,并在《自然》《科学》及其子刊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59篇论文,SCI他引次数超过9000次,被美国物理学会、自然出版集团等进行专题报道。

代代传承的创新梦

重回南大的王欣然,在投身科研之余,也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服务于基础教学的第一线。

“生活中的王老师平易近人,但遇到科研问题,却严格得让人害怕。”学生刘小龙回忆,老师对自己的每一次报告、演讲都极为谨慎,所有数据都务必演算,所有图片都要反复检查。“我曾经写一篇论文,光是数据就前后改了近20次,王老师严谨到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在王欣然看来,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有细心和耐心,更要有放眼国际的视野。为此,他要求学生每周轮流整理出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进行研读,开阔视野,要在国际最前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自己的方向上进行思考。

如今,王欣然指导的几十名学生中,已有不少人进入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名校深造。

“只有每个人想着怎么从源头创新,怎么去颠覆前人思想,我们国家才有可能从源头上进行一些科技上的创新,中国科学之未来才会光明无限。”

创新之路漫漫,王欣然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