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种业巾帼”李成荃逝世 享年89岁!

惊闻我国南方杂交粳稻、两系水稻育种奠基人之一,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研究员,安徽省著名水稻育种家,原安徽省农科院院长,原荃银高科联合创始人,李成荃女士,北京时间2017年9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李成荃,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我国南方杂交粳稻主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安徽省试种推广杂交籼稻起了关键作用。提出用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在国内较早开展南方三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研究,选育 “当选晚2号A”等一批BT型粳稻不育系和“7001S”等一批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恢复系,为生产培育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做出了贡献。

李成荃,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早期严格教育为日后成材奠定了扎实基础。1948年考入安徽大学农艺系,后遵父命改读园艺,但为农艺献身之志未移。1949年8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被选为安徽省芜湖市学生联合会主席,1952年后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及共青团芜湖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任团干6年期间自修完农学专业课,1956年如愿归队从事水稻科研工作。从归队至文革结束的20年中,一半岁月在农村度过,对农业、农村、农民从知情到知心,积极参与3次水稻新品种更新活动,试验推广良种近30个,面积近千万亩;并研究推广了单季改双季稻,冬沤改冬种,低产稻田种绿肥、以磷增氮,早稻适期早播保温育秧等单项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种植方法,促进住点乡村水稻产量翻番。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三系杂交籼稻配套成功,她全力配合安徽省农业厅在全省试种推广,承担组合的引种鉴定示范、组织南繁、制种、栽培技术研制、技术培训、资料编撰等工作,使安徽省杂交籼稻从1976年试种133.3公顷发展到1979年10.4万公顷,90年代至今发展到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余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

1977年又将水稻杂种优势在籼稻上的成功经验和关键基因引入三系杂交粳稻育种,实现粳三系配套并成功应用于生产,有4个粳杂优质米组合由美国园环公司和中国种子公司组织在意大利和日本试种成功,使成果走出国门挣取了外汇。她也于1988年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和南方杂交粳稻科研推广协作组副组长,在更大区域内推进杂交水稻新成果转化为生产服务。

1979年受刘来福《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一文的启发,她和徐静斐共同主持研究“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预测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并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用多元分析法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空白。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发展两系法提供了可能。她于1984年冬引进,带领课题组选育了一批光敏核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中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选育与应用研究居国内领先,已被诸多省份引进作基础研究与配组利用。为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的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为此,她于1993年获“863”先进个人奖,1994年被选聘为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项目专家。

李成荃历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安徽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还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及省“三八”红旗手、中组部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


近4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的时期:即地方品种整理和评选利用,矮化育种和杂交稻育种。我国的矮化育种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育成一批半矮秆高产品种,基本上解决了由于密植、中肥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倒伏减产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品种的增产潜力,使我国水稻育种从此进入新纪元。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培育成功三系杂交稻,有效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创举。她在这3次水稻品种更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推广良种近30个,面积近千万亩;在淠史杭灌溉区住点期间,研究推广了单季改双季稻,冬沤改冬种,低产稻田种绿肥、以磷增氮,早稻适期早播薄膜保温育秧等单项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种植技术,促进住点乡村水稻产量翻番。

事迹之一:两系杂交水稻的育成和开发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发展两系法提供了可能。两用不育系为光温敏感型,在夏季日长14小时、23℃以上表现稳定不育可用来制种;春秋季日长短于13小时45分、23~24℃以下能自交结实繁衍不育系,可一系两用,无需保持系,比原有三系的两次异交产种程序简化,成本降低。她又敏锐地察觉可能是新的增长点,于1984年冬引进,带领课题组又开始了实用光敏核不育的选育。

由于工作起步较早,有一定的工作基础,1987年中标加入“863-101-01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专题,承担了两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及光敏核不育基因研究课题。通过“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的研究,育成7001S等4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优9号、70优04、70优双九共3个两系杂交粳稻组合,其中“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选育与利用研究”居国内领先,于199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她本人于1993年获“863计划”先进个人奖,1994年被选聘为863-101-01专题的项目专家。1996年被原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评为“863计划”先进集体,1997年2月课题组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

为使两系杂交稻尽快完成工程化技术配套加以推广应用,于1997年创建安徽华安两系杂交稻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安徽省种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投资公司和安徽省科伟公司等4家股东协同,实行育种、产种、经营、服务一体化运行的应用创新机制,实现了产业化。

两系杂交粳稻率先应用之后,她又带领课题组开始两系杂交籼稻的研究,先后育成了低温敏2301S和399S及光敏型抗3418S等3个籼型核不育系,育成中籼型两系杂交稻华安3号、2301S/H7058和两系杂交晚籼2301S/288等3个新组合,并通过安徽省品种委员会的审定。

由于两系不育系可以自交结实,故制种风险比三系不育系大,技术难度大,必须严格界定制种的安全期,以确保种子纯度。故从1994年开始,她带领课题组一面继续进行不同类型不育系及其组合的选育,一面对育成的不育系及组合在安徽的核心种子生产技术、繁殖和制种安全、高产技术进行配套研究和开发应用。其中两系杂交粳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体系已经成熟并用于生产;两系杂交籼稻种子安全生产技术也取得显著进展。综合38年的气象资料和15年育性观察结果(合计53年),明确了安徽省合肥地区粳型不育系制种最安全的育性敏感时期为7月20日~8月10日,此时期的旬均温29℃,最高和最低旬温分别为32℃和25℃,日长14小时以上,在此时段内粳稻制种安全概率可达100%;选择相应的安全抽穗扬花期在8月10日~25日,最佳为8月15日~20日

借鉴于粳型两系杂交稻种子安全技术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籼型温敏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为幼穗分化阶段的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即4~7期,比粳型光敏不育系相应推迟1期,约在抽穗前11~16天,安全不育的温度指标为≥23℃,相应的安全育性敏感时段为7月25日~8月14日,即比粳稻推迟5天左右。此项研究丰富了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种子繁育学内容,推进学科的发展,本成果相关资料先后被《两系杂交水稻理论与技术》、《杂交水稻学》、《现代中国农业科学专著集》等5部专著编入。该项成果获200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忆李老师生活点滴

李老师的最大愿望就是振兴安徽的农业科技事业,为社会多做贡献。她的时间总是安排得很紧,一早上班,中午随便在办公室吃一点,晚上才回家。以前每次去海南试验点,途中要1周时间,还几经转车换船,上上下下,疲倦不堪,可她一到那里,便深入试验现场,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顾不上休息。在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工作更加繁忙,课题组经常中午碰头,交流课题执行情况,或讨论,或下田,形式不拘。由于晚上比较安静,她就查资料,写文章。她的大部分学术论文都是在晚上或节假日完成的。

治人先律己是她的一条原则。她率先在自己的课题组里让“小字辈”挑重担,既放手让他们去干,又耐心传帮。最后不仅出了成果,而且带出一批科技骨干,课题组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863计划”超级杂交稻课题都由年青人主持,这批青年科研骨干目前已活跃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前沿。在成果的排名上,她总想让“小字辈”排在前面,自己往后排,甚至不排。如她主持选育抗白叶枯病、米质优良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获2个省级一等奖,均未排名,还有2002年获得的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粳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也没有排名。从事水稻育种每年冬季要去海南加代繁殖,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她身体力行,几乎每年都去海南实地工作,并总是吃住在试验点上,与科技人员和工人们在一起。


李成荃老师

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奉献一生!

1929年3月10日

出生于吉林长春市

1948—1951年

在安徽芜湖市原安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

1951—1952年

任芜湖市学生联合会主席

1952—1956年

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工作部秘书及芜湖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1956—1959年

任原安徽省科研所(原中科院安徽分院)农业生物室水稻技术员

1959—1977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水稻研究室主任

1978—1983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1979晋升助理研究员、主持省杂交稻育种攻关项目

1983—1986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继续主持省上述攻关项目

1986—1993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1987晋升研究员,继续主持省上述攻关项目

1994—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水稻所研究员

感恩李老师,一路走好……

本文文字图片来源:中国种业论坛(bbs.cnseeds.com.cn)(王守海, 罗彦长),部分图片来源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