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华章·成大业 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开启生命时代

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启用暨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成立仪式在青岛召开

2017年9月6日,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启用暨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成立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顺利举行,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开启生命时代。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范跃进,青岛市科协主席刘鹏照,青岛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委员周长政,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Lars Bolund,奥本大学农渔业及水产养殖学院教授Rex Dunham,帝国理工大学教授Suren R Sooranna,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科院院士、华大理事长杨焕明,华大董事长汪建,华大联合创始人刘斯奇等共同出席仪式。

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主任赵士玉表示,期待华大早日将北方中心打造成著名的研究中心,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基因库,将青岛中德生态园建设成为基因科技和生命产业的新高地。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心详细汇报了华大基因北方中心自筹建到成立这一年来在科学研究、平台搭建、民生覆盖等方面稳扎稳打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他介绍,华大基因北方中心总体发展规划主要在于海洋和健康两个大方向。在海洋方向上,将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通过搭建基因资源收集和研究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展海洋生命基础科学和应用性研究。在健康方面,将扎根青岛,结合当地的情况,在健康、疾病等方面做前沿的科学探索。最后,他指出,未来3-5年内,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将建成具备30PB基因组数据访问和存储、计算能力的国际化数据中心,全国首个超低温自动化样本库,包括立体化农业、水产区域和牡蛎养殖系统等的活体库,以及国际领先的新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基因编辑细胞生产、编辑应用效率与安全评估、动植物基因工程的技术平台。

随后,Suren R Sooranna 教授为西海岸新区授牌,宣布新区成为“全球首个百万级人口城区实现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2017年4月24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开展全覆盖的基因检测民生项目,向全区户籍和常住人口提供免费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病检测和HPV基因分型检测(宫颈癌筛查)等。该项目依托于新区健全的妇幼保健机构网络和华大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技术,计划在5年内将新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降至国际最低,同时降低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让基因科技惠及新区民生。

此外,华大基因北方中心、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海洋生物基因测序共享平台、半岛出生缺陷精准医学中心、华大-Lars Bolund整合再生医学研究所等同时挂牌。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分别与国家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澳柯玛集团等14家科研单位及企业进行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这标志着华大向落地青岛、扎根青岛国际合作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华大基因北方中心的启用也迎来了良好开端。自2016年8月8日华大与青岛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青岛华大积极与相关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发起海洋组学大科学项目,旨在进一步推进青岛市海洋资源、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仪式最后,梅永红宣布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并与Rex Dunham教授共同为联盟揭牌。该联盟由国家海洋基因库发起,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相关单位共同筹建,旨在促进我国海洋资源保存及基因资源研究信息共享,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加快技术向产业的转化,促进海洋经济有序快速发展。Rex指出,海洋包含了地球上80%的生物和有机物体,这说明海洋有巨大的潜力,海洋相关的研究将为我们在生物科技、医药、化学工业、食品生产等领域的研究探索做出巨大贡献。他表示,联盟将不断加强在全球海洋基因组学领域的科研合作,开展科学探索。

据悉,联盟每年将定期举办联盟大会、学术研讨会,推进联盟成员间的协作交流,充分整合各单位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技术共享体系,广泛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全球海洋资源联盟网络。此外,联盟还将建设海洋大数据平台,包括数字化平台、基因合成与编辑平台等国际先进的技术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化大型项目,邀请各方面的顶尖学者组成专家库,为科研、数据共享、标准、技术、资源数据管理规范等提供指导意见和专业支持,也能够在国内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联盟的成立与顺利运营,将使国内外海洋领域专家学者有新的沟通交流平台,有更多机会积极促成国际项目合作,实现科研和产业成果的突破,加快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与转化,其结果必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科研产出,提升我国在海洋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未来,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将继续秉持华大创新、严谨的科研精神,扩大在青岛、山东乃至中国北方的合作,践行“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与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