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生绿色双高产间作轮作技术示范成功

为优化我省种植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棉油生产“节本增效、绿色生态”,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省棉花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和院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建立了棉花花生绿色双高产间作轮作技术(“双花”等幅间作定向轮作技术),并与聊城市农科院、高唐县农业局等单位联合,2017年在高唐县梁村镇姜庄建立了100多亩示范田。高唐县农业局近日测产结果显示,每亩示范田可产籽棉200kg、花生250kg左右,远远高于纯作棉花亩产籽棉250kg或纯作花生400kg的效益。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棉花分团专家、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喻树迅院士及带领的专家组先后于2017年6月19日和8月14日对该示范田进行了考察,均对该技术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17年9月4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在高唐县梁村镇姜庄组织召开了全省“花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教学”现场会,来自全省各市(区)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种植户近百人,参观了“双花”等幅间作定向轮作技术示范田,董合忠研究员对该技术作了详细介绍。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等专家对该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技术模式,要求各地市认真学习借鉴这一技术模式,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新贡献。

高唐县及其周边地区为传统优势棉区,长期以来一直以精耕细作植棉为主。但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该区将一部分棉田改种玉米和花生,近年来还发展了玉米//花生间作种植,实现了粮油双丰收,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该区属于内陆盐碱地,土壤含盐量0.2%~0.3%,受盐碱的影响,玉米产量不高,加之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较大,而且玉米属于高杆作物,对间作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模式的收益下降。基于这一情况,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聊城市农科院、高唐县农业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棉花花生间作模式的探索,包括4行棉花//6行花生、2行棉花//4行花生、2行棉花//6行花生等配置模式,通过前期试验调查和比较,选定4行棉花//6行花生间作作为今后重点推广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棉花和花生播幅相等,便于来年轮换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二是充分发挥棉花的边行效应,较等面积单作棉花平均增产10~20%;二是提高棉花种植带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烂铃,促进棉铃提前吐絮,在阴雨年份表现尤为明显;三是花生起垄覆膜种植,起到了増温提墒的作用,实现了花生提前出苗和一播全苗,并且还利于花生果针下扎,提高座果率;四是区域轮作避免了花生连作障碍,保证了花生的连年均衡稳产;五是利用花生根系的固氮特性,通过棉花、花生轮种,在保证棉花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减少来年棉花种植带的氮肥施用量20~30%,做到减肥不减产。

棉花与花生等幅间作轮种,充分发挥了棉花与花生的互补性,做到了地上空间互补、地下根系互补、周年营养互补,有效解决了花生连作障碍和棉花低产低效问题,在实现棉花、花生双高产的前提下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是一种棉花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新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