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轮动之下,油脂价值洼地显现
国贸期货
年初至今,各板块轮番上涨,其中能源类期货上涨幅度达29.42%,焦煤钢矿涨幅达27.17%。而在此情况下,油脂油料却出现了7.65%的降幅。本月美国商务部建议对进口自印尼和阿根廷的生物柴油征收关税,提振美豆油市场。且美豆仍处生长关键期,天气炒作随时可能展开。豆油商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但随着下半年油脂消费旺季到来,需求明显好转,继续大幅增加可能性较小,底部价格或将逐步抬升。
一、行情回顾
1.1各板块轮动上涨,油脂油料相对落后
年初至今,各板块轮番上涨,其中能源类期货上涨幅度达29.42%,焦煤钢矿涨幅达27.17%。官方数据显示,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51.7,预期51.3,前置51.4。8月官方PMI超预期回升至51.70,主要分项指标中,生产、内需、原材料价格明显回升,而外需、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等均出现回落。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去产能效果显著,钢材等库存下降、价格大幅回升,企业盈利处于历史高位,在采暖季环保限产钱,企业生产积极性将保持高位。
而在此情况下,油脂油料却出现了7.65%的降幅。受近期环保因素影响,部分养殖场退出市场,豆粕需求受阻。反观油脂,本月由于美国商务部建议:对进口自印尼和阿根廷的生物柴油征收关税;对进口自阿根廷的生物柴油征收最多64%的关税;对进口自印尼的生物柴油征收最多68%的关税,提振美豆油市场。且美豆仍处生长关键期,外围菜籽预期产量下调,豆油商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但继续大幅增加可能性较小,且随着下半年油脂消费旺季到来,需求明显好转,底部价格或将逐步抬升。
1.2天气炒作暂未结束,美豆低位上行
自2017年8月31日起,美豆自低位上行,主要受出口需求持续强劲及对美豆生长后期天气担忧的影响。美国农业部(USDA)8月供需报告意外上调新季美豆单产至49.4蒲式耳/英亩,而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为47.4蒲式耳/英亩,远高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美豆低位震荡。而近期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五天达科他及爱荷华州降雨不足,且美国中部气温仍低于正常值,飓风Irma移动路线或将给三角洲地区大豆带来过量降雨和洪涝,天气炒作重现,美豆自低位上扬。9月仍是美豆生长的关键期,市场交易主线仍围绕天气展开。
二、基本面分析
2.1美豆优良率持平,单产预估多有分歧
据美国农业部(UDSA)公布的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止9月3日,美豆优良率为61%,与此前一周持平。另一方面,Informa上调2017/18年度美豆单产预测值为49.4蒲式耳/英亩,而Pro Farmer预计2017/18年度美豆单产为48.5蒲式耳/英亩,市场对新季美豆单产分歧较大,未来美豆主产区天气情况显得尤为重要。MDA气象服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干燥天气将有利于玉米作物的成熟,但可能打压大豆的结荚,尤其是爱荷华州和伊利诺斯州。”此外,飓风Irma移动路径的不确定性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担忧,暴雨可能给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和中西部南部的大豆种植区带来过量降雨。
2.2马来棕榈油产量季节性下滑
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B)报告,2017年7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827108吨,产量环比增加20.7%,同比增加15.3%。从历史规律来看,进入9、10月之后,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将会出现季节性下滑。另一方面,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8月1-31日棕榈油出口预计1,243,361吨,较上月增加0.32%,出口好转提振马盘上涨。
2.3进口大豆到港量季节性下滑
据统计,8月份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实际到港量为781.56万吨,低于此前预期的801.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67万吨小幅增加。同时,9月份国内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为752.03万吨,10月份大豆到港预期为720万吨。从历史到港量来看,8月-10月,南美大豆库存逐渐减少,而北美大豆暂未上市,进口大豆到港量呈季节性下滑,而到了11月,随着北美大豆上市,进口大豆到港量才逐渐回升。未来9月及10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季节性下滑,国内油粕上游压力稍缓。
2.4豆油库存拐点或现,棕榈库存持续低位
环保检查风波持续,日照地区尚未完全缓解,部分油厂原定开机计划推迟,时间未定。近期正是“中秋”、“国庆”双节包装油备货旺季,终端需求较大,豆油库存出现下降。截止2017年9月4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为137.07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41.96万吨小幅下降,但较去年同期的116.4万吨仍增加了17.56%。从历史规律来看,进入四季度以来,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棕榈油需求减弱,豆油库存会出现季节性下滑,拐点或将出现。
此外,截止2017年9月5日,全国棕榈油库存棕榈为33.4万吨,较此前一周小幅增加。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从马来西亚装运棕榈油204,450万吨,较上月增加30334吨。国内棕榈油库存虽有增加,但仍处于低位,且当前贸易商手中货源不多,棕榈油库存紧张局面缓解仍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