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研究所:引领水稻科技创新 提升产业竞争力
农业“十三五”规划已经出台,“十三五”期间,农业产业的创新是关键。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水稻所“十三五”发展战略。
“主要精髓是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大力推进强化科技创新、培育顶尖人才、拓展成果转化三大重点工程,深入开展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等五大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引领水稻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宏伟目标。”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大胆改革 成效显著
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水稻所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才是一切科研活动的核心。“近年来,我所建立了利于创新、激发创新、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实现人尽其才。”程式华说。
这主要体现在,水稻所实施以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用人决策制;创新团队实施全员聘用制和岗位任务制;大力引进青年英才,目前从国内外引进院级青年英才4人、省千人计划1人。
科研产出是科研活动的结果。“我们围绕激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建立了以科研能力和成果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即‘定岗定酬、绩效激励’。”程式华介绍。
所谓“定岗定酬”,就是按照院创新工程管理办法,所有员工分为研究、管理和支撑系列三类,每一系列的岗位工资分为“三档九级”;“绩效激励”就是将成果奖励、发明专利、成果推广面积、发表论文、咨询建议等科研绩效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量化、奖励。
据了解,由于各项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相对公平合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水稻所科研人员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得到了全面激发。与创新工程实施前的2012年比较,2015年总绩效增长35%,人均绩效增长30%,每个绩效点奖金提高25%。
成果转化是科研服务产业的关键。水稻所以试点种业权益改革为契机,制定了科研人员分类、种业科研成果权属确定、科研人员持股兼职审批等一批引导性文件,明确和规范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以及持股等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股权激励、完善兼职政策,切实激发起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顶天”“立地”,促进未来水稻发展
近年来,水稻所在“顶天”和“立地”这两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在“顶天”方面,国际顶尖学术论文发表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水稻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I期刊发文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院选顶尖SCI核心期刊论文不断增加。
今年上半年,全所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SCI论文数达到65篇,接近创新工程实施前、2012年(第一完成单位23篇)全年的3倍,其中有2篇论文在The 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上述论文的发表,极大地丰富了水稻科学理论,为水稻育种从经验育种向分子设计育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立地”方面,科研成果服务产业支撑有力。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水稻所共有“陵两优722”“天优8025”等94个品种获省级以上品审委审定(认定),“中嘉早17”“内5优8015”等21个(次)品种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创建的杂交稻恢复系“华占”被国内育种界广为应用,截至目前,以“华占”为恢复系配组已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达到58个,参加各级区试超过100个;2016年,“华占”系列品种制种量超过2000万公斤。
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始终是水稻科研的核心目标。“为此,我所接下来将进一步挖掘野生稻资源有利基因与种质创新,挖掘、创制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等特异种质资源;大力加强超级稻育种研究和稻米品质遗传改良,选育、示范推广一批超级稻品种、优质稻品种,满足水稻生产和消费需求。”程式华表示。
水稻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研究重点。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斥巨资投入研究,期望获得高产、优质及抗逆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并拥有其专利权,以抢占水稻科研制高点和商业化育种的主动权。鉴于此,水稻所下一步将依靠水稻种质资源优势,加大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力度,为未来水稻发展提供源头变革技术。
同时,“我所还将加强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加强新种植条件下有害生物灾变规律与机制研究,开展稻米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与全程控制技术研究等。”程式华说。
为积极应对国外低价大米进口增加、国内稻谷价格下跌等新常态、新形势,促进水稻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稻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稻所将进一步加强水稻发展战略和政策创新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建议,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