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种业体制改革(2):体制“…
原文地址:人才“动”起来">聚焦种业体制改革(2):体制“活”起来 人才“动”起来作者:严家农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冯华 2014-05-25 10版
农业大省湖南有着许多奇迹:全国种业50强中,湖南占到4家;种子企业数量不足全国的1%, 3A级企业却占到12%;拥有亚洲最大的种子企业——隆平高科;兼职服务是允许科研人员利用富余时间到企业从事育种工作,成果归企业独有,对育成新品种的科研人员提成奖励。
农业大省湖南有着许多奇迹:全国种业50强中,湖南占到4家;种子企业数量不足全国的1%, 3A级企业却占到12%;拥有亚洲最大的种子企业——隆平高科;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籼稻品种出自湖南……
湖南的商业化育种为何能走在全国前列?记者来到种业大省一探究竟。
身份的转变——
从大学教授到公司总监,与市场贴合越来越近
在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里,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文帮有些兴奋:“快成了,搞育种这么多年,好品种就要出现了!”
如今,唐文帮有了另一个身份:湖南希望种业的育种总监。去年,湖南农业大学和希望种业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协议,公司每年给学校38万元的技术合作经费,其中18万元由唐文帮作为课题发展基金。唐文帮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之外,进行品种选育等研发工作。对于研发成果,独家经营权仍属公司,并按每公斤0.6元提成给学校作为品种权费。
为什么要签这样一个协议?
唐文帮腼腆一笑:“我不是学校第一个到企业去育种的。之前就有老师去了中种集团,这份合同还是参照别人的模板呢。”
唐文帮40岁出头,从事育种的时间却不算短。他师从湖南著名的水稻育种家陈立云教授,这些年选育出不少好品种,被视为湖南省中青年育种家的代表人物。
唐文帮说,搞育种这么多年,自己曾陷入育种的瓶颈期:“在高产和优质之间摇摆,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使劲儿!”没想到,希望种业董事长丁新才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对农民来说,超级稻的种子比常规稻贵了好几倍,如果能把超级稻的制种成本降下来,这就是解决了农民的大难题,也是市场所需要的。”
唐文帮感觉,以前也承担过一些企业的定向育种工作,但从来没有像这次和市场贴合得这么近。“选育什么品种我说了不算,要由董事长和育种委员会说了算。”而且,专业化的育种团队也让唐文帮精力更集中,育种效率更高。
湖南农业大学校长符少辉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标。”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各学科创新团队与企业联合共建研发平台,启动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鼓励成果完成人员直接参与成果转化工作,并明确收益。
化解资源流动难题——
体制改革,打通科研人员流向企业的渠道
种业体制改革中,科技资源的流动难,科研人才的流动更难。可是在湖南省,种子企业拥有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人员377人,近3年来企业选育的品种占全省新审定品种的84.9%。如湖南水稻杂优中心研究员邓小林在科裕隆种业担任首席育种家,知名育种家李必湖先生在泰邦农业主持科研育种。
奥秘何在?湖南省农业厅种子局局长周志魁表示,商业化育种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人才。针对以往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的情况,湖南从人才引进、人才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落实了多项政策,鼓励育种专家服务企业,打通了科研人员流向企业的渠道。
“我们总结了四种模式,分别是留职服务、兼职服务、辞职服务和本职服务。”周志魁介绍说,省里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停薪留职到企业从事育种工作,其人事组织关系保留在科研院所。如果返回科研院所,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工龄连续计算。这样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近三成的研发力量。
辞职服务是设立专项基金,对辞职到企业去的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以育种家杨远柱为代表的一批育种人员,主动打破‘铁饭碗’,应聘到企业工作,成为湖南商业化育种的领衔人物。”周志魁说,湖南省还规定,科研人员辞去公职到企业工作,可一次性发给不超过本人5年基本工资的辞职金;今后被机关、事业单位重新录用的,工龄连续计算。
兼职服务是允许科研人员利用富余时间到企业从事育种工作,成果归企业独有,对育成新品种的科研人员提成奖励。
本职服务则是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商业化育种外包服务,育成的品种归院、企共有,企业享有排他的开发权,以此推动农业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进入商业化育种领域。如亚华棉种公司每年提供300万元给省棉科所,新品种推广按每公斤种子0.1元提取科研经费。
让科技人员流动起来,还要靠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新机制。湖南省规定,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利用国家拨款发明的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技术成果,可以申请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收益归单位和科研人员个人共有,分配时对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有实质性贡献的育种人、发明人等个人所得比例不得低于50%。
强化基础公益研究——
不能种业搞起来,农业科研机构搞垮了
也有一些人担心,科研人员都到企业育种去了,基础研究怎么办?育种的资源要素都向企业流动了,科研院所还剩下什么?
“不能把种业搞起来,农科院搞垮了。”周志魁说,湖南省在坚定推进农业科研院所与商业化育种、与所办种子企业“两分离”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科研院所的经费保障力度。从2011年起,湖南省每年对省农科院、湖南农大分别新增1000万元、800万元财政预算,提高了科研院校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积极性。
大力改善农业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条件。2012年湖南省投资2.7亿元建设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新科研基地,重点开展种质资源创制,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商业化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设立4000万元的“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与示范”等重大科技专项和省级科技支撑计划。
在湖南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记者看到,湖南省把种业科技人才培养纳入全省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等院校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体制“活”起来,人才“动”起来,湖南的商业化育种硕果累累,突出表现就在于企业成为品种选育的主体,打造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了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企业尝到科技的甜头后,也加大了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了商业化育种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湖南省种子企业的科研投入超过2亿元,隆平高科一家就超过了1亿元。
更可喜的是,由隆平高科、神农大丰、丰乐种业等12家种子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华智生物也落户湖南,集结了一批国际顶尖育种人才。“只有强强联手,搭建起世界一流的种质资源创新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水稻品种测试运营平台,才能大大缩短我国种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水稻育种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此,华智生物执行总经理王德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