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将“两学一做”落实到本科生培养工作中

环境学院“绿创未来”育才工程系列活动之“三创”大赛拉开帷幕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环境学院党委扎实做好指导,学做结合,紧密围绕科研教学型学院办学理念,强化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和迫切要求,立足学科专业特色,融入时代内涵,将“两学一做”落实在本科生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主动抓好学科专业建设,狠抓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工作,9月2日下午,环境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举办的“绿创未来”育才工程系列活动之“三创”大赛拉开帷幕,大赛第一板块“科技创新竞赛初赛”在4-A108成功举办。25名学术创新类参赛选手通过公开学术报告和竞赛答辩的形式展示自己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学院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着力打造“学术创新”、“自主创业”、“实践创意”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积极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感受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展示创新成果的良好平台,以“三创”为引领,以科研为抓手,促进本科生学术繁荣。据统计,此次赛事从去年9月开始启动,先后有118名同学报名投入前期的方案设计,92名同学参与了分析测试技术竞赛;至今年7月中旬,正式提交后期竞赛成果的同学48名,经审核通过具有完整创新成果的25名。这些成果中包括已经发表的CSCD以上论文4篇,待刊2篇;投稿SCI论文3篇,CSCD 4篇;申请专利3项。

去年9月,学院建立了本科生创新竞赛报告制度,鼓励申请免试研究生、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参与本科生创新竞赛。全院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依托专业特色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创新课题、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或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把权利交还给学生,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次大赛学院大胆采用学生评委,成绩由5名教师及48名自愿报名的学生评委共同评分,现场公布。现场评委师生比高达近1:10,打破了单一的教师评委模式,让更多同学喜欢参加竞赛,让竞赛更加激烈精彩。通过这种新颖的组织竞赛形式,确保了比赛更加公平、公开、公正,并以实际行动将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业务素质提升融为一体,将诚信教育和良好学术道德培养紧密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学院今年也采取多种类似形式,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本科学生全面成长。

据悉,“三创”大赛的另外两大重要组成赛事“自主创业”、“实践创意”比赛也将于近期举行。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