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上年增长2.1%。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0000万吨大关,实现了10年连续增产。但是,在“丰盈”数字背后,是连年“缺粮”的事实。此前近20年,我国坚持的粮食安全基本原则是“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但到2012年底,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有关部门人士表示,广义的粮食进口依存度目前已超过1/3,将很快接近或超过一半。
一直以来,在国内流行颇广的观点是,粮食安全不必过度强调自给,可依靠进口予以调节。当前的国内外粮食供需形势证明,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空间十分有限。仅以大米为例,近年来,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为每年500亿至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年消费量的15%左右。世界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不同步增长,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目前已接近30年来最低。近年来,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粮食出口禁令。
结合当前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国家明确的粮食安全战略更突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可谓切中要害。这要求,维护我国粮食安全需政府和企业更加立足于国内。未来一段时期,要贯彻落实好国家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战略,练好粮食安全的“内功”,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在耕地面积有限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惟一办法,而这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
其次,进口粮食只能是对国内生产的必要补充,故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这一点,邻国日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近年来,日本进口农产品来源地一度遍及全球。正是依靠多边粮食贸易战略,日本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了本国粮食安全。通过粮食多边贸易可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好可耕地,也可有效增强我国粮食供应安全系数。
最后,在政策上建立粮食补贴长效机制,完善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各级政府首先应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加大粮食补贴和奖励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地方配套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例如,可按农民粮食生产投入、产量等实际情况进行补贴,采取动态补贴方式,让农民每年都能保持一定利润空间。还应引入小麦等粮食生产各级行政长官负责制,将粮食安全纳入政绩考核范畴。(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