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医学子揭示鹅干扰素抗禽黄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发表日期:2017-09-01 09:37PM 阅览次数:
鸭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是2010年率先从产蛋量下降的鸭中分离鉴定出的新型禽类黄病毒,对禽类具有高致病性,被感染后表现为产蛋量显著下降(减少20%-60%,有时高达90%)、精神沉郁、生长迟缓及神经症状甚至死亡。该病已严重危害我国蛋鸭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该病原宿主范围广泛,已被证实可感染哺乳动物及哺乳动物源细胞,有成为人畜共患病原的潜在危险。对其防控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意义重大。
干扰素作为宿主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已有研究发现,鹅三型干扰素(goIFN-α、goIFN-γ、goIFN-λ)均参与宿主抗TMUV的免疫防御反应;并在鹅胚成纤维细胞上证实鹅干扰素(goIFNs)能有效抑制TMUV的增殖能力。基于此,作者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对goIFNs诱导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进行大数据挖掘,发现goIFNs抗病毒作用依赖于自身的正反馈调节机制及其诱导的干扰素调节因子(ISGs),如:Mx(粘病毒抗性蛋白)与OASL(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样蛋白)抗病毒蛋白。进一步,通过构建关键基因的体外过表达与shRNA(短发夹RNA)敲低模型,最终揭示goIFNs抑制TMUV体外增殖是依赖于其诱导的Mx对病毒粒子的捕获与OASL对病毒核酸的降解,从而揭示了鹅I、II、III型干扰素的免疫学特性及其抗TMUV反应的分子机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新的方法。
据悉,张伟同学于2015年进入预防兽医研究所师从陈舜副研究员开始硕士阶段学习后,主要从事水禽抗病毒分子免疫学研究。截至目前,该同学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并列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6.626),另发表CSCD收录论文1篇。在读期间,张伟曾在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WPC2016)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的分会场做学术报告,曾协助主持2017年第五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者论坛的分会场。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