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喷灌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灌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全国喷灌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喷灌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

论坛以“政策解读、科技创新、挖掘机遇、突破困境”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喷灌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趋势、技术难题进行分析,分享创新技术、交流企业经验,探寻新经济环境下的产业发展模式。

据了解,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喷灌技术,走出了一条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69亿亩,其中喷灌面积5622万亩。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效、省工、自走式、水肥一体化的新型绞盘式喷灌、大型喷灌和管道半固定式(固定式)喷灌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等跨界融合的集成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为喷灌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

然而,我国喷灌行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龙头企业少,绝大多数喷灌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设备工艺落后;产品性能较差,系列化程度低,规格品种不全,很难适应多变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可靠性、耐久性和成套性不高;可转化推广的自有技术少,我国喷灌设备多是引进国外产品或生产线,多数专利技术还只是中试阶段或作坊式生产,不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喷灌系列化产品,使得我国喷灌企业产业化后劲普遍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其中喷灌面积2074万亩。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任李仰斌认为,要全面认识和评价喷灌技术,尽快修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加强喷灌新技术研究,加快开发喷灌新产品,科学规划推进工程建设,加大示范项目的推广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培养喷灌专业队伍,加强“产学研用”合作。要加快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其中,要尽快建设国家粮食主产区灌区田间工程,将农田建设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在设施农业和蔬菜基地区,全面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两大战略,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政策,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杜森处长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水肥一体化是“控水减肥”的关键途径,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在从设施农业走向大田作物,从西北走向全国,从经济作物发展到粮食作物,从贵族技术发展到平民应用,特别是在土地流转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喷灌技术不断加快推广的条件下,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面积将发展到1.5亿亩,新增800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