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治寻得门径
发表日期:2017-08-23 09:36PM 阅览次数:
相关专家以及来自成都市农委、广元市农业局、雅安市农业局等农技推广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相关人员,企业代表、种植户及合作社代表约150人参加了现场考察和学习。
专家现场考察测定了由我校、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及雅安市农业局共同研究的“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田间防治效果,听取了现场汇报,观看了该技术在苍溪县、都江堰市、蒲江县和雅安市等四川猕猴桃主产区应用的视频材料。专家们一致评价该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对猕猴桃褐斑病防控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
中里镇猕猴桃种植户杨清烈在龚国淑团队帮助下成功克服溃疡病和褐斑病,今年实现了亩产1150公斤,成为当地亩产冠军。“我这个园子的果子早就被全部预订了,8元一斤。有人还说我卖亏了,应该卖至少10元一斤!”丰收让杨清烈感到很高兴,也对以后的致富路更有信心。
“龚老师的方法在褐斑病发病后期效果比我们自己防治了几次的效果还好得多!”中里镇农技站站长辜永忠实地参观示范基地后说。
目前,四川省是全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种植猕猴桃近70万亩,年产量近50万吨。而猕猴桃褐斑病又称早期落叶病、叶枯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猕猴桃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当年和次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程度仅次于猕猴桃溃疡病,四川主栽品种红阳为该病的高感品种。“以前对这个病害没有针对性的措施,种植户不知道使用什么农药,滥用、过量使用农药的现象普遍,不但防治效果差,而且农残超标,甚至造成药害。我们的综合防控技术不但防治效果好,一般防效在85%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而且产量和品质有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课题组成员张敏介绍。
面对这种情况,我校农学院植物保护系龚国淑教授与其团队成员一起从2008年开始研究相关综合防控技术,率先完成了对猕猴桃褐斑病的病害诊断,研究集成了一套以预测预报为基础、多种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相结合、辅以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雅安、蒲江、苍溪、都江堰等地进行了田间示范,收效良好。据了解,在2013—2017年间,通过示范带动、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对该防控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在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累计减少鲜果损失近2.5万吨,挽回经济损失近2.5亿元。
“近年来,团队在研究的同时,还通过召开现场会、分发资料、媒体宣传等方式,对防控技术进行推广。接下来,我们还会将猕猴桃上的多种病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龚国淑说。
当天,专家们带来了一场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帮助参会基层技术人员、种植户充分掌握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技术。受训学员纷纷表示,效果很好,收获很大。 当日下午举行的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研讨会上,有关专家、相关政府部门代表还与当地种植大户以及企业代表,就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如何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进行了交流。
现场了解防控技术实施效果
技术培训会现场
向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发放资料
专家组听取汇报并进行评估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