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现代化曙光喷薄

从种啥吃啥到吃啥种啥;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从创新不足到活力迸发……古老的农业大省河南,在科技大潮洗礼下,农业现代化曙光喷薄!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再创新高,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

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710.8亿斤,较上年增产15.5亿斤,平均亩产431.4公斤,夏粮总产及亩产均创历史新高。全省优质强筋、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格10%左右。8个试点县的优质小麦未收先售,被粮食加工企业抢购一空。

近年来,河南以“四优四化”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从追高产到求优质,过去解决温饱是首要问题,产量至关重要。现在,群众膳食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需求大增。河南省今年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转变;从“随大溜”到标准化,以前粗放式种地,现在农户拿着手机就能知道啥时浇水、如何防病,操作起来更精准、更科学。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从粗加工到新业态,全省已规划培育产业集群542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62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29.69%。

此外,河南农业还出现了两个新导向:一是舌尖引导生产,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生产啥就卖啥,现在是“吃啥种啥”。今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达到2056万亩,比去年增加364万亩。建设肉牛、奶牛养殖基地,新增优质种牛13万头、优质饲草200万亩,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二是进口冲击倒逼提质增效。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然而每年还要进口大量优质专用小麦。这种局面也倒逼农业去调整结构,提升品质,推动河南农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经过多年建设,“大粮仓”名副其实。河南省生产的粮食,不仅养活了一亿河南人,每年还向省外销售400亿斤原粮和粮食加工转化产品。同时,河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成为全国畜牧业大省。

近年来,河南省着手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从卖原粮到卖产品的转变,农产品链条不断拉长。现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已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如果不算水产品产值,就是全国第一。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万亿元级产业和第一大支柱产业。大用集团开始生产消费者加热即食的中式营养餐,永达集团多次为航天员提供食品,以速冻食品起家的三全公司加大了鲜食、餐饮业务的开拓。三全、思念引领了速冻产业,双汇开发了分割肉产品,好想你开拓了枣产业,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的结果。

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的同时,河南还着力吸引社会资金、各类人才到农村投资兴业。现在,全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23.6万个。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还主动走上调农业产品、调经营方式、调产业结构的道路。而各级政府则从三个“激活”入手,促进农业农村新动能不断涌现:激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激活主体,让各类人才在农业农村创新创业。

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短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乔 地)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