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县种子市场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今年以来,南漳县种子管理部门以围绕加强农种子市场监管、提队伍自身能力、强化为农民朋友服务为工作己任,认真开展种子市场监管、种子质量抽查、种子违法案件查处、种子纠纷调解、种子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品种展示示范推广等,有力地提升了种子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了新优良种的推广应用,确保了我县的用种安全。
一、加强新《种子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依法治种意识。入春以来,南漳县种子管理局结合“六五”普法、送科技下乡、农业科技赶集活动以及农业信息网、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单、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实施的新修订《种子法》。一是专项培训。5月16日-17日我们组织全县164余名种子经营业主参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系统地讲解了新《种子法》等相关知识,并就如何进行种子备案工作进行了现场演示,并对参训者进行现场测试,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普及宣传。通过利用执法检查深入到基层,在村级公示栏、主要路口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拉横幅等方式宣讲《种子法》,同时在农业技术培训会上也把《种子法》作为必讲内容,做到农业执法人员、技术人员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为推进管理部门依法治种、经营者依法兴种、农民群众依法自我保护,规范种子市场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组织各类培训会5场次、400余人。
二、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为农业生产和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来我们开展了春季以杂交水稻、玉米种子为重点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所有种子经营门店进行了拉网式清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户经营种子是否审定、标签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夸大宣传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农村市场。一是抓专项整治。按照农业部和省、市、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从规范种子市场经营主体入手,组织开展了“打假护农保春播”、“绿剑护农行动”等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整顿活动,重点查种子进货来源、查种子价格、查种子质量、查包装标识、查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查虚假宣传等违法经营行为。二是抓市场日常监管。凡是调进我县的水稻、玉米、小麦种子,我们要求经营户提供包括品种名称、种子数量、调种凭证、生产企业名称及产地、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等方面的详细材料,执法大队严格审查,对未经审定、质量有隐患、来源不清楚的种子,一律实行劝退。对市场检查中发现的违法经营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商门店260期次,组织农资经营户签定质量承诺书260份,处理种子纠纷28起,查办农资案件78件,结案66件,结案率为84.6%,为农民挽回损失4万元。三是加强种子抽样检验。为了确保春季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我们着力于当前春季生产早安排、早动手。3月初以来,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到九集、武镇及城区种子批发一条街部分农资经营户,就春季水稻、玉米种子进行监督抽检。共随机抽取种子样品44个,其中水稻30个、玉米14个,经襄阳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站检测,40个样品达到种子质量标准。对不合格的4种子样品,该县农业执法部门及时约谈种子经营户进行警示提醒,要求经营户对不合格的1750斤种子进行退货处理,同时安排执法人员对四个经营门店的不合格种子不定期巡查,以此真正杜绝不合格种子上市,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三、加强种子经营规范化建设,依法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今年,我们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农资经营户基本情况、相关证件、诚信信息进行了全面登记,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经营主题名录,建立健全了农资经营户进销档案,依法规范种子经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全县200多农资经营户免费编印、发放了《农业法律法规手册》、《南漳县农资进货台账》、《南漳县农资销货台账》、《种子备案表》等相关档案,并组织培训会对经营户 “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农资进、销货台账;农资进、销货发票;农资质量信誉卡、农资质量承诺书)和种子经营备案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规范化要求进行了仔细培训。截止目前,已发放《农业法律法规手册》和“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等资料260余套。虽然今年气候特殊,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由于我们及时组织各镇(区)农技推广中心公益性服务人员、科技指导员、种子经营户进村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针对不同生产环节加强售后服务指导,有效地避免了因气候原因造成农业生产损失和纠纷。
四、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依据。为保证我县粮食安全,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用推广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给农民增产增收。今年以来,我们分别在九集镇郑家畈村、清河管理区黄莲树村、板桥镇新集村租地40亩,分别进行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四大类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建成了南漳县第一个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其目的,一是通过引进、试验、示范,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二是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新品种展示;三是为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提供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