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0日

玉米红缘灯蛾


昆虫名,为鳞翅目,灯蛾科。主要危害玉米、棉花、大豆等,也危害谷子、高粱、马铃薯、甘薯、向日葵、红麻、葱、瓜类、桑、桔等百余种植物。幼虫食害叶片。初龄幼虫群集危害,3龄以后分散,可将叶片吃成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成虫出现于4至9月,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夜晚具趋光性。[1](名片红缘灯蛾成虫图来源[2]

别称

红袖灯蛾,红边灯蛾

拉丁学名

Amsacta lactinea

动物界

灯蛾科

昆虫纲 Insect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中文学名

红缘灯蛾

鳞翅目

成虫 翅展雄46~56毫米,雌52~64毫米。[3]体长18~20毫米。体、翅白色,前翅前缘及颈板端部红色,腹部背面除基节及肛毛簇外橙黄色,并有黑色横带,侧面具黑纵带,亚侧面一列黑点,腹面白色。触角线状黑色。前翅中室上角常具黑点;后翅横脉纹常为黑色新月形纹,亚端点黑色,1~4个或无。

卵 卵半球形,直径0.79毫米;卵壳表面自顶部向周缘有放射状纵纹;初产黄白色,有光泽,后渐变为灰黄色至暗灰色。[4]

幼虫 幼虫体长40毫米左右,头黄褐色,胴部深褐或黑色,全身密披红褐色或黑色长毛,胸足黑色,腹足红色,体侧具1列红点,背线、亚背线、气门下线由1列黑点组成;气门红色。幼龄幼虫体色灰黄。[5]



蛹长22~26毫米,胸部宽9~10毫米,黑褐色,有光泽,有臀刺10根。[6] 中国东部地区、辽宁以南发生较多,河北一年发生1代,南通一年2代,南京3代,均以蛹越冬。翌年5~6月开始羽化,成虫日伏夜出,趋光性强,飞翔力弱。幼虫孵化后群集为害,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行动敏捷。老熟后人浅土或于落叶等被覆物内结茧化蛹。[8]

生长繁殖

成虫不需初充营养即可产卵,多于夜间成块产于上中部叶片背面,可达数百粒。卵期6~8天,幼虫期27~28天,成虫寿命5~7天。

特点 幼虫多食性,啃食寄主植物的茎、花、果实,严重时将叶、花等全部吃光,仅留叶脉、花柄。[9]

寄主 千日红百日草、菊花、鸡冠花牛皮菜凤尾兰紫穗槐、梅花、木槿、连翘、乌桕、悬铃木、青冈栎红椿、柳树、槐树、柑桔、苹果、柿、桑、向日葵、棉花、玉米、高粱、绿豆等109种植物。[10]

防治措施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11]

2、在幼虫扩散为害前。当发现玉米田每500株有卵2块或被害穗率高于15%时,对离树木、沟渠近的玉米田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使用菊酯类农药兑水均匀喷雾,如5%来福灵(S-氰戊菊酯)乳油、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12]在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15%安打乳油3000倍液、4.5%云大安治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1500倍液喷雾。[13]

3、幼虫为害果穗时,可用每克含100亿的青虫菌原粉,向雌穗上抖撒或兑水喷洒,同时可兼治穗上的棉铃虫玉米螟、黏虫等。[14]

4、幼虫扩散后,虫体较大可人工捉捕,连续捕捉2~3次。[15]

5、红缘灯蛾发生严重地区,于4~5月间发动群众到公路两侧、渠沟等种有柳树、紫穗槐的树下或附近沟坡处挖蛹可减低虫口基数。]

2018-08-20 <玉米图友>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