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亿黄淮海市场,品种与高温的爱恨纠葛,谁将笑到最后?
近日,高温导致玉米不结实事件引发行业热议(调查 | 上百亩玉米不结实几近绝收,农户损失惨重,谁来埋单?)。黄淮海作为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种植面积达1.8亿亩,年总产7000万吨,种子市场价值近百亿。随着气候异常加剧,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产中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温热害。本文将带我们一探这些年黄淮海各大品种的爱恨纠葛。惨遭淘汰的是谁?笑到最后的是哪家?各大种企又该如何应对品种的更新换代?
2017年,国家玉米品种初审通过176个,全国可用玉米品种数量约2000个。玉米品种推出速度不断加快,审定品种呈现“井喷”之势,尤其是黄淮海地区,可谓琳琅满目。
高温是检验品种的试金石之一。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隆平206、浚单20、中单909、伟科702、联创808、华农138、中科玉505、裕丰303等……这些重量级品种在黄淮海玉米种子市场中争奇斗艳、相爱相杀。
一、高温下的“种种”考验1高温成就了哪些大品种?
“
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主导品种中名列前茅的大品种能坚持到现在,多少得益于其耐高温的特性。
2014-2016年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的主导品种
(农业部发布)
来源:韩俊强博客
这里要提到给人们留下了“极度高温”印象的2013年黄淮海夏玉米区。当时,黄淮南部地区遭遇连续20余天的极端高温天气,种植户损失惨重。河南农业大学李潮海教授的团队对多个品种进行了高温试验分析,在其执笔的2013年黄淮海地区玉米灾情调研报告中显示,6月19日于宿州试验站播种的30多个品种中,结实性最好的浚单20结实率达到97.8%,郑单958达94.42%,隆平206达91.71%,中单909达77.74%,伟科702达77.38%,苏玉29达76.03%,登海605达72.76%。
30个品种高温下结实率一览表
来源:2013年黄淮海地区玉米灾情调研报告-李潮海
以郑单958为例,其在高温下结实率高达94.42%。尽管因为种种原因,近几年郑单958种植面积下降,但从品种表现上看,郑单958当年仍是最优秀的品种,是中国玉米育种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研究员在博客中这么评价它:“全国审定玉米品种井喷,但郑单958依然鹤立鸡群,能够超越者寥寥无几!”2016年高温考验下,不少品种出现了减产,而郑单958再次向人们展现出了自身实力。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博士生导师李少昆表示,郑单958类型的品种本来是一个面积下滑的品种,2016年罕见的高温天气使它的耐高温性再次表现出来,于是郑单958退出市场的期限又被延后了。
2013-2014年黄淮海十大玉米品种
(单位:万亩)
来源:韩俊强博客
隆平206是当年高温历练下成就的另一个品种。种业资深营销专家韩俊强在博客中写道,2014年,隆平206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尤其在山东局部和河南局部地区。至2015-2016年,隆平206连续名列黄淮海区主导品种的榜单前三。
在高温背景下仍稳住市场并发展较快的还有蠡玉88和德单5等品种。伟科702由于抗病性强,在热害较轻的区域如河北省和山东省局部种植面积快速扩大。
2高温下被质疑的大品种高温异常天气,易导致花粉生活力降低,造成雄穗散粉不足,玉米的结实率普遍较低,秃尖、缺粒现象较多。“高温不实”问题,高温是外因,品种缺陷是内因。每个品种或多或少会受高温影响,有些挺过来了,有些则受到了重创。据笔者了解,农华101就是个例子,前几年在黄淮海区域种植面积较大,由于2013年未经受住高温冲击而逐渐退出当地市场。
高温造成玉米结实性下降
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是登海605,山东登海种业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净利润4.4亿元,分别实现4.81%、4.12%的增长,增长主要是由于黄淮海区的登海605带动。近几年,由于丰产性、抗病性、晚熟等因素,登海605在山东省种植面积持续快速增长,在稳定河南和安徽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河北省的南部区域。但登海605仍然存在耐高温能力不强的问题,2013年授粉期避开了高温热害,近两年却没能幸免,2016、2017年高温下的“缺籽”现象已有所说明。
红轴、籽粒深、脱水快……先玉335类品种增产潜力近些年得到了广泛认可,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但由于种质基础的狭窄,其雄穗小、花粉量低,较易受到高温热害的威胁。李潮海在报告中写到,从血缘关系上判断,含有先玉335等美国种质的品种畸形穗较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杨利华研究员也指出,我国黄淮海地区,不适宜大规模种植对高温敏感的“美系”品种。大规模种植该类品种,从大处讲,无疑给粮食安全埋下了颗不知何时爆炸的定时炸弹。2015-2016年河南省南部夏玉米就是明显的例子,减产30%以上。有业内人士指出,除美系品种外,含有热带血缘的品种也易受高温热害威胁,这类品种穗上的叶片遇到胁迫时可能完全不长,使穗子在外面暴露着,淘汰率非常高。
郑单958(左)和先玉335(右)对高温天气的反应对比(来源:李潮海)
拓展
不同品种耐高温能力不同。总体说来,雄穗分枝少、不够发达、花粉量少、散粉周期短的品种易受高温影响。2016年7月下旬至8月初,河南省中南部、江苏、安徽等淮河流域的气温持续偏高,日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极端高温致玉米受害。据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陈彦惠等专家调查发现,玉米雄穗较多的品种花期相对更耐高温,结实性也相对要好,郑单538、德单5号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抗热性,结实情况比较好;先玉335、登海605等品种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弱,热害发生程度较重。
二、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
“ 高温时有发生,但不是每年发生。今年撑过了高温的品种,来年未必撑得住涝害。以黄淮海地区为例,除高温外,这里还存在一些气候问题:阴雨寡照、阶段性干旱、风灾倒伏、苗期涝害,此外,病害、虫害频发……总之,黄淮海地区的自然灾害很多,每年都不一样。
而同时具备矮秆大穗、耐热抗倒、抗病抗虫、抗旱耐淹等特点的“什么都抗”的品种是不存在的,因此品种的选择难度比较大。今年由于这个因素,“趴下”一批品种,明年可能因另外一个因素,又趴下一批。
我们先了解一下黄淮海地区品种现状。在黄淮海,郑单958种植总量仍据第一。超过千万亩的品种还有登海605、先玉335,面积较大的品种有联创808、华农138等,局部区域有隆平206、伟科702等。快速崛起,并在局部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品种有裕丰303、滑玉168、农大372、秋乐218、农华816、大丰30、京农科728等(来源:韩俊强博客)。
郑单958综合抗性是最好的,这是业界共识。2013年极度高温的区域,郑单958生育期的品种表现很突出;2015年南方锈病大暴发,郑单958受到冲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加之种植时间过长、农民求新心理,销售价格过低、经营企业无利润不再主推等各种因素影响,近几年逐渐衰落。先玉335于2004年通过黄淮海夏播区国审,带来了单粒播风暴。但其存在雄穗太小、花粉量低,根系不够发达、前期容易倒伏,感大斑病等缺点。浚单20在盐碱地、矮花叶病重发区、对结实性要求极高的区域内,表现得无人能及。其种植面积下降主要是因为机收果穗快速发展,对品种抗倒性和抗青枯病能力的要求提高,同时种子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各级经销商积极性下降。为便于大家直观了解部分品种的优缺点,笔者制表如下:
10个品种主要优缺点一览表
(仅供参考,排序不分先后)
据了解,目前,黄淮海主要的大品种包括局部的郑单958、登海605、先玉335、裕丰303等,都成区域化分布,没有全局有竞争力的品种。新品种不断涌现,品种缺陷在黄淮海的种种考验中也已显现,是否有好品种还要进一步观察。
三、因地制宜才是制胜之道“ 何谓好品种?该如何选择?如何推广?1抗性是关键
“抛开抗性谈丰产的都是在耍流氓!”黄淮海地区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重的区域,所以,抗性是品种选育(选择)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首先应做好品种审定工作。以高温为例,自2013年以来,随着干旱、高温等恶劣天气频发,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温热害。嘉祥县农业局臧家臣在2017年3月曾发出过呼吁:强烈呼吁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审定工作,将品种耐高温鉴定纳入品种审定考核项目,停止审定不耐高温的品种。对已审定的品种追加耐高温鉴定,该淘汰的品种退出市场。
2定位试验少不了品种审定仅是品种进入市场的起点。韩俊强认为,已经通过审定的品种和经过多年多点测试的品种在大田中依然会表现出一些缺陷,这是导致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夭折”的重大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种企踏踏实实地进行品种定位试验,要加大测试、增加测试的网点,了解到品种在大田种植中会出现什么缺陷,有没有办法克服;品种该向哪些区域推广;种植密度变了、气候条件变了、新病菌侵袭,品种会是什么表现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也曾指出,企业应对品种进行大规模筛选实验,施加逆境压力,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创高产。
“原来的审定品种免责制转变成了自主担责制,这是新《种子法》的重大变化之一。因此,不管审定是否包括这部分内容,企业都要非常重视耐高温试验。”当被问及是否应增设耐高温鉴定时,韩俊强如是说。
韩俊强在博客中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审定试验和大多数的多点多年测试试验好比“马都吃饱喝足了,在赛马场里比谁跑的快”,而大田种植玉米好比“马前期撑得慌、后期饿的慌,在不同的路途上比赛,看马的耐力!”这样的差异是很多试验不能验证品种的抗旱性、耐涝渍、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的原因!而品种在大田中的真实产量正是由这些综合抗逆性所决定。
3管它红轴白轴,适用的才是好品种在品种推广上,如何科学定位又是个大问题。近两年,由于具备脱水快等特质,登海605、先玉335、农大372等二十多个玉米品种,带动了整个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的“红轴化”,然而行业人士指出,白轴品种在抗高温、耐脱肥、耐干旱等方面多年表现更突出。因此不要盲目地跟风或者一味地求新,要熟知本地的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及社会资源,将优势品种用在适宜的地块上。毕竟好品种不在于“是白轴还是红轴”,而在于“是否真正适用于当地”。
李少昆曾表示,未来很难再出现像过去郑单958、先玉335那样种植面积很大的品种,今后品种的选育推广,更多的是区域性的。在特定区域内适合种植的就是好品种,就可重点在该区域推广。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个区域的主要灾害了解清楚,再与选育的品种结合起来。若品种不抗高温,就不要在高温多发区推。在不适合的地方推广,只会砸了这个品种的招牌。黄淮海目前主要的大品种都成区域化分布,就是很好的说明。
抗性是这些年育种进步、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毕竟“人无完人,种无完种”,所以,在特定的区域推广才是权宜之计。
而在自然灾害多发的黄淮海区域,老品种在不断衰落,真正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又是凤毛麟角,可谓迷之尴尬。
黄淮海急需好品种,企业需要、经销商需要、农民更需要!
接下来谁将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当欢迎拍砖。
素材来源:韩俊强博客、北方农村网、河北农民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