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新发1.75亿美元融资 二季度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8月11日,百济神州(NASDAQ:BGNE)宣布新公开发行的246.5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定价,每股ADS代表13股普通股,普通股每股票面价值0.0001美元,公开发行价格为每股ADS 71美元。在扣除承销商折扣,雇佣金和其他发行相关费用前,本次募股百济神州的毛收入预计为1.75亿美元。

此外,百济神州还授予承销商30天内额外购买36.975万股ADS的权利,除外承销商折扣和佣金。本轮融资在可满足常见完成条件的情况下,预计将在2017年8月16日完成。

百济神州表示将本次募股所获资金作为营运资金以及企业一般用途,包括研发活动。

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 & Co.)和科恩(Cowen)是本次公开发行的共同主承销商。贝雅(Baird)和威廉布莱尔(William Blair)是本次公开发行的共同副承销商。

二季度无营收

百济神州专注于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和肿瘤免疫药物,目前所有产品都处于临床阶段,意味着其目前并无产品营收。

根据百济神州2017年二季度财报,无营业收入,2016年同期营业收入为39万美元。同期收入的改变主要源于对BGB-283项目合作协议下的研发可交付项目已经结束。

二季度净损失为6055万美元,2016年同期为2412万美元。营运资金净流出为5189万美元,2016年同期为1926万美元。“该增长主要源于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它们用于支持临床试验的扩张和相应员工数的增长。”

资本性支出为1362万美元,2016年同期为546万美元,该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对生产建设设施的投入增加。

截至2017年6月30日,百济神州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金额总值为4.07亿美元,对比2017年3月31日,这一数字为3.27亿美元。

研发(R&D)费用为4725万美元,2016年同期研发费用为2112万美元。研发费用的增长主要由于对BGB-3111,BGB-A317和BGB-290临床活动的支出增加,包括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的扩大,注册试验的启动活动支出增加以及为支持不断增长的临床研究而增加的员工人数导致员工薪酬的增加。

商业化转型

尽管新药研发无进项,二季度百济神州完成了商业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新基(Celgene)与百济神州宣布达成在免疫肿瘤领域的合作,将共同在实体肿瘤治疗上推进PD-1抑制剂项目,这是百济神州一个重磅在研产品。

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共同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实体肿瘤的PD-1抑制剂 BGB-A317,新基获得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亚洲以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授权,百济神州保留在亚洲(日本除外)开发和商业化BGB-A317,用于治疗实体肿瘤的权益。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17年第三季度完成。

收购完成后,百济神州将获得新基公司约2.63亿美元的预付款;后者还将以4.58美元/股的价格收购百济神州3270万或5.9%的普通股,相当于溢价35%的1.5亿美元股权投资;以及9.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包含研发、注册和销售)及BGB-A317销售版税。

这意味着如收购顺利完成,百济神州前后总共将获得13.93亿美元,超过恒瑞PD-1单克隆抗体SHR-1210的7.95亿美元售价,创下国内药企单品种收购的最高价格。

同时在交易结束后百济神州将取得Celgene在中国的商业化运营团队,将负责三款已获批产品(Abraxane,Revlimid和Vidaza)在中国的商业化运作,并获得新基在研产品CC-122的中国权益。

根据Evaluate Pharma的预测,全球TOP15肿瘤药在2022年合计可以实现近9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新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套细胞淋巴瘤等适应症的来那度胺(Revlimid),将在2022年成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肿瘤药,达到141.9亿美元。

百济神州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梁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商业化转型主要体现在百济神州对新基中国营销团队的接管。

从百济神州的发展来看,“第一步是拥有自己的科学家研发团队,在实验室开发新药;第二步是推进临床,同时在美国和中国建立临床团队;第三步建立生产基地,目前百济在苏州有一个小分子生产基地,今年3月在广州与GE合作动工大分子生产基地,”梁恒表示,“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公司来说,还需要市场化的销售团队,但要有产品才能销售,此次接管新基在华运营团队,完成了百济的第四步发展。”

百济神州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欧雷强表示:“刚刚过去的这一季度对于百济神州有着重要的转折性意义。与新基的合作使我们完成了重要的内在能力建设,从最初以研发为中心的组织转变为功能充分整合的生物医药公司,拥有临床开发、生产建设以及很快即将具备的商业化平台。新基中国商业化团队和三款在中国市场化阶段产品的注入让我们在内部在研产品得以于中国上市前,就已经具备市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