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两区”建设引领粮油生产
近年来,四川省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着眼长效、整合资源建设“两区”,目前全省“两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集中力量,统筹协调抓“两区”。四川省建立“两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落实方案编制、政策支持导向、工作督促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制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督促各地层层分解工作责任和划定任务,做好综合组织、工作协调、督促检查。
有序推进,科学合理规划“两区”。将“两区”任务重点布局到全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46个产油大县。以坡度在15度以下,坚持集中连片“三个不低于”的标准,平原地区不低于500亩、丘陵地区不低于50亩、盆周山区不低于10亩的集中连片标准,优先把光、热、水、土条件好的优质地块,产粮大县的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具有较大生产潜力的地块划入“两区”。集中对42个试点县(市、区)完成专题技术培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以国土二调数据为基础,将划定任务落实到地块,明确面积、作物、权属等信息;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遥感监测资料,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努力形成“两区”布局“一张图”。
着眼长效,整合资源建“两区”。整合中央、省级财政资金46亿元用于统筹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的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广成都市、西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PPP投融资建设模式,通过“两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带动农耕农艺措施、管理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促进“两区”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深入推进农业补贴3项改革,省财政将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2.4亿元用于扶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广成都市“两主体、四中心”(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加工中心、实训中心)综合配套服务模式。以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绿色转型为抓手,每年在“两区”整建制连片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500个,集成组装节本增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技术模式50套,积极评选订单生产、质量监管、产业融合示范典型10例,通过提升创建层次,扩大示范效应,创建一批“一控两减三基本”精品工程,引领全省粮油产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