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挑起发展 一头担着惠农 ——全国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座谈交流活动综述

连日来,宁夏的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繁忙,工人正在包装小袋枸杞干果。据负责人朱彦华介绍,今年每公斤枸杞鲜果的市场收购价为10元左右,而经过深加工后生产出的枸杞原液,一瓶50毫升电商售价高达100-150元。该公司的发展,是全国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的2016年,面对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民收入增速放缓、新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挑起了自身发展重担,拓展新型业态,优化结构布局;一头担着帮农惠农职责,积极促进三产融合,带动农户增收,迎来了“十三五”的“开门红”。

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41.7万个,辐射带动农户1.27亿户,户均增收达3493元。

带头调结构,解决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

2016年,吉林全省的玉米播种面积5485.3万亩,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库存方面,2014-2015年度仅国有粮库当年就收储玉米550多亿斤,库存积压十分严重。

“储不下、卖不出、补不起”,东北地区的去库存任务一度十分艰巨。

对于这种阶段性、结构性的矛盾,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且直达痛点。

“农民的生产往往是盲目的,是不能主导结构调整的。”在刚刚召开的农业产业化专题研讨活动中,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明年要发展优质稻谷小麦的生产,尤其是全筋麦、专业麦,现在北方地区大家都在种,价格跌到跟普通麦差不多了。”

“而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知道市场在哪里,市场需求是什么,卖给谁。因此调结构,就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导向作用,指导农民去调,需要什么样的麦,各是多少,能卖多少,非常清楚。”

龙头企业的这一特性,对于解决东北地区去库存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结构性调整,特别是东北地区调减籽粒玉米,是今年的一项重大工作。根据前段时间黑龙江的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十三五’的玉米调减计划今年就基本完成了,进度比预想要快。”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王乐君说。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郑德民介绍,截至目前吉林全省在产的15家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已由2014年的60%,提升到目前的满负荷生产运行,月加工量已达20亿斤,企业待加工的玉米库存量50多亿斤。

引导优势区调优调精、非优势区调减转向。在玉米结构调整这一问题上,龙头企业解决了农民没市场不愿调、没技术不会调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委产业化处处长郑连邦说,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动与引领,2016年黑龙江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922万亩,占全国调减面积的2/3;同时新增大豆面积1156万亩,以及其他各类水稻、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

“黑龙江在调的内容上也做了些文章。除了把结构调优、比例调合适之外,在品种上也进一步调全,在品质上也有所提升。”

不过郑连邦指出,未来黑龙江的农业,出路还是在加工、市场建设。“粮食加工上不去,农民的收入也就上不去。目前来看,形势挺好。从去年底开始全国各省大的龙头企业也都在我们这儿落户。今年,山东、四川的龙头企业都来了,目前已经有了250万吨的加工能力。”

通过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做优存量、做大增量,龙头企业在不断推进主食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三产融合,把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

在新常态下,龙头企业也在进一步谋求转型升级,以融合发展为途径,探索产业的新模式。

“农村产业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湖北省农业厅产业化处处长张纯军在会上分享了湖北省作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的经验和体会。

“我们这里已经出现了多种产业链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有‘福娃’‘土老憨’全产业链模式,以循环农业为核心的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和仙桃‘猪-沼-菜’模式,以农业功能拓展为核心的恩施‘农旅文商’模式、以及江夏农村电商服务模式、‘周黑鸭’直营模式等。”

通过融合,不仅把产业链的利润留在了当地,也培养了一批农村产业工人,实现了农企共赢。

“将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王乐君说,融合化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化发展就是要实现全产业链经营,即“一产为基,接二连三”。

而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融合的基础。各地农业产业化组织在订单、合作等联结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入股、服务带动等新型联结方式,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形成稳定高效的利益共同体。

“北京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低收入帮扶,开展‘百企联百社’对接工程。”北京市农委产业处处长任志刚说,“同时采购农产品、领办合作社,2016年全市5279个产业化组织,带动了全国农户1253万户。”

通过深加工开展订单生产辐射带动农户种植;通过合伙人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随着多种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实现了深度联结。

参与产业扶贫,发挥“造血”功能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

产业扶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可复制性。王乐君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弱。利用并发挥产业带动的巨大作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脱贫”。

同时,产业扶贫又具有很强的造血功能。各地在发展产业时,通过托管代养、培育产业、创造就业、吸收入股、服务支持等方式,使该部分人群具备了增加经济收入的可持续性“造血”功能。

四川农工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孟坤说:“按照总书记‘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要求,四川创新和深化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等经营形式。去年有5835家龙头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带动156.7万贫困户,户均增收1.53万元。”

北京密云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通过搭建平台,提供咨询服务,2016年电商销售额已突破1.8亿元,累计销售密云本地农产品200余种,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1000余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

农业产业化通过服务联动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通过保底价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增加农民的各项收入,成为当前在农产品价格下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双重不利因素制约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从只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并重的竞争模式的转变,必须要靠龙头企业。因为只有龙头企业才可能实现低成本,实现由靠数量竞争转向靠质量竞争。引导整个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龙头企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