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十三连丰”奏响现代农业最强音
70年攻坚克难,70年高歌猛进。一条金色的增收曲线,镌刻在内蒙古农牧业版图之上。
这条攀升的漂亮曲线,记录着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强农富农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
这条攀升的漂亮曲线,标注着内蒙古农牧业深化改革奋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成果;
这条攀升的漂亮曲线,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华美乐章。
今天,我们走进内蒙古农牧业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梳理奋进中的宝贵经验,总结拼搏中的深刻启示,展示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巨大变化。历史将会永远铭记,70年来,在带领全区1400万农牧民奔小康的路上,内蒙古农牧业为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为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2017年,内蒙古农业进入更新换代的发展关键期。
回望自治区成立70年来农业发展历程,内蒙古克服了自然灾害多发,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等种种困难,粮食产量从自治区成立之初的185万吨增加到2780万吨,整整翻了15倍。
这是内蒙古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的70年。
这是内蒙古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70年。
1989年,内蒙古首次实现粮食自给,结束了20年间从区外调粮食的历史;
199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300亿斤大关;
200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400亿斤大关;
201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首次超过了40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首次超过2000斤;
接下来的4年里,内蒙古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500亿斤之上。
成绩来之不易。通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夯实丰收基础,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三连丰”。
光阴的变迁,汇聚着内蒙古农业前行的不竭动力。奋起赶超的内蒙古,从缺粮大省跃升为全国6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成功实现了从“返销粮”到“外调粮”的历史性跨越。
时间的足迹,见证着内蒙古农业发展的沧桑巨变。捷报频传的内蒙古,粮食总产量从全国倒数第一跨入全国十强,成功为国家打造了一个新的200亿斤商品粮基地!
内蒙古的农业,从未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硕果压枝。
重农固本 七十载春秋仓廪实
重视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历来是内蒙古稳定农业经济的 “定盘星”。
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认为,70年来,内蒙古农业生产连年跨越,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有力地支撑着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常态下,内蒙古各级农牧业部门将努力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三农三牧”的决策部署、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记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提出的切实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牧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牧区稳定不出问题这3条底线,着力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
当前,内蒙古已经具备了500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体现不同地域特点和优势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区玉米、大豆、马铃薯、高粱及红小豆的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荞麦种植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第1位,谷子、绿豆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70年来,内蒙古农业生产总值和农牧民收入呈几何级增长。种植业总产值达1015.07亿元,比1947年增长277.87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06元增加到11609元,增长109倍。
70年来,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长,种植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794.7万公顷,比1947年的347.9万公顷增长2.28倍;粮食播种面积578.48万公顷,比1947年的318.9万公顷增长81.4%。
为了解决全区的粮食自给问题,特别是解决城镇人口能吃上细粮的问题,内蒙古大力发展小麦生产,全区春小麦面积在1992年达到创历史记录的2001万亩,产量达到66.6亿斤,而同年的玉米面积仅为1000万亩。随着内蒙古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作物结构开始由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逐渐向以玉米、马铃薯、大豆为主转变。玉米面积增加了近3000万亩,马铃薯面积从1993年的不到400万亩增加到每年种植1000万亩左右。
70年来,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迅速。2016年,油料播种面积102.68万公顷,是1947年的4.46倍;油料总产220.02万吨,比1947年增长35.67倍;人均油料占有量87.3公斤,位居全国第1位;蔬菜生产面积29.16万公顷,比1947年增长11.68倍,2005年,内蒙古实现蔬菜总量自给。
70年来,内蒙古加大农业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先后实施了植保工程、种子工程、旱作农业、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节水增效等一系列农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45%提高到51.2%,水浇地面积达284.43万公顷,比1947年的29.5万公顷增长8.6倍;农民人均储粮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排在全国第二和第三位。
强农惠农 适应新常态促转型
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增产增收之后,农业这一战略性基础产业进入新常态。
顺应新形势,内蒙古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把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为着力点,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发布了14个一号文件,自治区也连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惠农政策连续出台。
14个“一号文件”一脉相承,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但是,“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却始终未变。
可以说,粮食连年增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重视粮食生产、重视“三农”工作,更加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大力推广应用粮食增产实用技术,帮助农民通过科技增加农业效益,高产创建活动深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多次创造了全区最高粮食单产纪录。
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分析,从2004年起,政府加大对粮食生产补贴力度的同时,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种粮抓粮的积极性大增。
那时起,内蒙古开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切实改善,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为了挖掘增产潜力,内蒙古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质量效益。积极推进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2016年,全区共落实12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建制推进县,累计建成核心示范区149个,面积62.44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339.9万亩,其中核心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838.8公斤,较对照田亩增产167.2公斤,核心区总增产粮食2.1亿斤,主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保持在3660万亩以上,为内蒙古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挖掘潜力 现代化农业启新篇
纵观新常态背后内蒙古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内涵和条件,我们无法忽视面临的挑战。越是连年丰收,农业高起点爬坡的难度就越大,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成为内蒙古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专家分析,玉米一粮独大的局面,造成种植业和养殖业配套衔接不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自治区农牧业厅种植业处处长王贵平认为,高标准、高要求下,深入推进内蒙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玉米一粮独大的问题才是关键。要继续在粮改饲、粮改杂、粮改经、粮改特上下功夫,提升玉米优势区产能与品质、压减非优势区面积,大力发展小麦、水稻等口粮作物,把资源优势、绿色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做好品种调适。玉米重点围绕深加工企业,推广种植加工专用品种;围绕农区畜牧业聚集区、农牧业交错区,推广种植专用青贮或粮饲兼用活秆成熟品种;马铃薯种植要向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三薯”协调发展,提高优质、早熟、专用品种和适合主食产品开发的品种种植比例;大豆要在稳定高油大豆基础上,逐步扩大高蛋白大豆、芽豆和豆浆豆、豆腐豆等专用品种种植面积。
做好品质调优。要树立质量效益理念,走特色路、打绿色牌,以质取胜、以质增效。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主粮和绿豆、荞麦、莜麦、谷子等绿色特色产业,重点抓好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
做好功能调宽。在不断增强农牧业产品供给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发农业观光、休闲、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提高增收能力。积极开发农副产品多种价值,实现秸秆等副产品变废为宝、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2016年,全区共调减玉米种植面积933万亩,同比减少15%;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面积达到827万亩,同比增加64%,超额完成了农业部下达内蒙古的年度调减任务。
在郭健看来,新形势下的内蒙古农业,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变革之深前所未有,稳定农业大好形势犹如滚石上山,内蒙古任重道远。在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内蒙古需要的不仅仅是爬坡过坎的勇气,更要有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的魄力。
“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在继续为经济全局作贡献的奋进之路上,内蒙古农业的发展,为1400万农牧民小康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