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所在水稻条纹病毒与介体昆虫互作领域取得新成果
发表日期:2017-08-04 09:19PM 阅览次数:
水稻条纹病毒(RSV)是一种虫媒纤细属病毒,主要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导致东南亚水稻等农作物严重减产。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崔峰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综合性期刊eLife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Jun N-terminal kinase pathway of a vector insect is activated by virus capsid protein and promotes viral replication的研究论文,在RSV与介体昆虫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研究发现,RSV的衣壳蛋白CP竞争性结合灰飞虱的G蛋白通路抑制因子II(GPS2),减弱了GPS2对JNK激活复合物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JNK的磷酸化水平。同时,病毒还提高了JNK信号通路上游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降低了GPS2的表达。JNK磷酸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RSV在昆虫体内的增殖,而通过干扰JNK基因的表达或使用JNK激活的抑制剂,RSV在昆虫体内的增殖会受到抑制,并延缓植物的发病。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JNK信号通路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今后控制RSV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崔峰团队长期从事介体昆虫-病毒-植物分子互作的研究,致力于揭示介体昆虫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该领域多个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成果。本研究由崔峰与中科院院士康乐共同完成,崔峰和康乐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王炜、助理研究员赵婉以及博士生李京为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技部“973”等的资助。
水稻条纹病毒与介体昆虫互作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