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研究更让我高兴”
李林(中)指导学生做实验
说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那可是国内外都响当当的科研机构。李林,正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作为无党派人士,他还是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也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目前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可对李林来说,“科学家”三个字才是他最为看重的身份。至今,走进实验室,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件无比“enjoy”的事情。平时不善言谈的他谈起实验,不但金句频现,还自带幽默细胞,“狗熊理论”也成为他的学生带学生的第一课。
为学,爱挑战
“李林有两怕,其中一怕就是记者,所以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采访还未进行,市科技党委统战处处长宋明毅就这样善意提醒记者。
接下来的采访也证明,李林并不擅长讲述自己,只有提到那些常人听上去高深莫测的研究领域、攻克了什么样的实验难关时,才会不自觉地略微提高说话的声音。
不过,回看他的求学、为学之路,“爱挑战”是身边人对他的一致评价。这点,连李林自己都不否认。
1979年,李林参加高考。因高中化学成绩出色,经常在竞赛中拿名次,他顺理成章地在志愿书上填了南京大学化学系。可是,因为高中班主任兼化学老师濮铜生的一句话“现在有个新学科叫生物化学,用化学的手段研究生物学,很有意思。”李林思索一番后,当即到区招生办追回志愿表,将之改成了“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为此,一直没有等到李林材料的南京大学化学系,还特意派了一名教授到家中询问。
大学毕业后,李林师从许根俊院士,研究最基础的生物化学。博士后阶段,研究方向转向分子生物学。出国做访问学者时,学习了细胞生物学。
1992年,李林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完成了博士后工作。一边是条件优渥的美国研究所,一边是虚位以待的国内研究所。李林坚定地选择了回国,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还发来了热情洋溢的亲笔信。“无论在哪里,我都是做科学研究,可如果能在祖国作出成绩的话,成就感岂不是更高?”李林如此表示。
为人,很低调
别看如今的李林已经是业内“大牛”,各种头衔也有一串,但网上关于他的信息少之又少,很多不了解的人会觉得他只沉迷科学研究,可在李林的身边人看来,他为人很低调,可却不失生活品味。
下围棋、打桥牌、听音乐、玩乐器……别人或许只是闲暇时的放松,可学霸的世界一不小心就玩成了高手。从1992年回国到1993年年底,李林拿了80个国际大师分。有一年还参加了上海市桥牌大赛,奋战7个晚上最后拿到全市第12名。
“他更想在科学领域有所为,所以在业余爱好上不得不有所不为。”夫人张芹最了解他的心思。如今,动辄几个小时的围棋酣战对李林来说成了一种奢望。对李林来说,时间是绝对不能拿来浪费的。
为师,站得高
如今已经拥有自己独立实验室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人口健康领域)潘巍峻研究员1999年师从李林,他至今还记得老师的“狗熊理论”——狗熊去蜂房,什么都要摸一把,最后满脸包;狗熊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最后一个都没剩。“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一条漫长之路,可能并不那么有短时效率,但我们不能贪图新鲜,不能贪图热点,必须认准一个方向坚持研究。”十多年过去了,潘巍峻仍然记得李林的这番话。
事实上,李林在科研管理中,也特别鼓励年轻人去思考真正的科学问题。“我们引进年轻科学家,首先考虑的是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科学研究是一个enjoy的过程,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研究更让我高兴,如果一个科学家把科学研究视作扛大包的计件工作,到点算完,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和主动性?”
因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在引进人才时,并不过分看重候选人发表论文的影响及发表文章的数量等量化指标,转而要求这些年轻科学家提出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未来研究计划。在这样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下,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上海生科院占据半壁江山;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获得优秀。
参政议政,有原则
在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李林的提案基本都跟科研有关。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李林围绕“加强基础研究”,一直不断地提建议,引起了各方关注。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党委书记汤伯伟说起了一个细节,在人大代表议案会签活动中,李林坚持“不懂就不附议”的原则,婉拒了好几位争取签名附议的代表。
我们都希望科学家“十年磨一剑”,但现在的经费资源和评价体系没有给予这种做法充分的空间,科研人员个体为了生存,没法或不愿意冒险去做探索性强的课题;但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永远伴随着最大的风险,这是科学界的常识。于是,有些人选择了“跟踪热点”,但“跟踪热点”怎么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呢?——在今年年初的全国两会上,李林在发言时坦率剖析,再次为基础研究大声疾呼。
《新闻晨报》2017年7月24日 A11
记者:李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