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研发要勇于突破传统 这样才能大步前进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大对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但还是无法完全脱离此前农药研发的固有模式,农药专家认为,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农药研发也要勇于突破传统,这样才能大步前进。

杀菌剂的新产品创制和研发正在从单一关注防病增产向提高作物品质、呵护作物健康转变。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忠华将其危害总结为:发生普遍,玉米、花生、肉奶制品以及中药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在食物链中的残留不容忽视;是肝癌重要的诱因之一;造成的损失巨大,以美国为例,这种毒素一年给美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到10亿美金。

马忠华介绍,近年来,美国已经成功研发并利用不产生黄曲霉的生防菌株成功解决了坚果、花生、棉籽、玉米等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其团队从分离出的3000多个黄曲霉菌株中顺利筛选出一个高竞争力、不产毒素的生防菌株AF051。以小麦为基质的AF051菌剂,在花生开花或玉米抽雄期每亩撒施1.5公斤,施用后按常规种植方式管理,发现对花生和玉米的黄曲霉毒素防治效果在60%以上。

小麦赤霉病在中国呈加重发生态势,该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中多种真菌毒素(特别是呕吐毒素)积累,对人畜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当前化学防治是赤霉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部分药剂在亚致死浓度下却会刺激毒素合成。

据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研)副总经理严佑建介绍,氰烯菌酯就是国内创制的对小麦赤霉病有特效并可降低该病毒素含量的一款产品。2017年1~6月份,该产品销售额已经过亿,成为国内农药创制产品中的佼佼者。

氰烯菌酯成长为过亿大单品,离不开其产品的特性。据严佑建介绍,该产品有4点主要优势:全球首创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作用机理,为肌球蛋白抑制剂,开创了杀菌剂防病新机理,被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给予专门的作用机理编码B6,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药性;产品专化高效,对镰刀菌特效,具有内吸传导并兼具保护、治疗活性,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最重要的是,该产品防病同时可以显著降低小麦赤霉病毒素含量,为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由于防病降毒效果显著,价格合理,已成为各地防治赤霉病的重点推广药剂。

苏研是国家首批成立的省级药研究所,先后承担各种科研项目一百多项。依托苏研的研发实力,氰烯菌酯在这里诞生并走过20年推广发展历程。严佑建介绍,从1998年发现化合物到2007年取得农药的登记证,氰烯菌酯走过了第一个基础研发10年;2008~2013年间是其示范与推广阶段,经过几年赤霉病偏重发生的考验,防病效果得到有力验证与广泛认可,并进入政府小麦“一喷三防”的采购应用。2014年底氰烯菌酯与戊唑醇的复配剂劲兴取得登记,二轮驱动下,尤其是2015年新的掌门人主政后,销售市场市场迅速扩大,2017年销售额破亿,氰烯菌酯产品进入了快速上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