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服务“三农” 农学院学子助力扶贫

青春正好,不负盛夏。7月1-16日,农学院38支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各自奔赴昆明、资阳、雷波、雅安、宜宾、泸州、攀枝花、广元、巴中、绵阳等几十个市县,以精准扶贫、支农支教、社会调研、文化访谈为主题,结合农院学子专业特色及当地实际情况,如火如荼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今年,农学院继续作为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活动西南片区的召集和牵头单位,特别组建“扶贫路上”和“扶贫‘三农’”团队,联合西南科技大学、西昌学院、宜宾学院、成都农业科学技术学院等四所高校的农科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三农”。

精准扶贫调研,听取扶贫故事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四川多地凭借产业扶贫等措施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农学院共13支团队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听取扶贫路上的动人故事。

“攻‘贫’治武”团队翻山越水来到平武县民族乡,开展“走进乡土乡村,听取扶贫故事”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听取和记录脱贫户的脱贫故事和脱贫难事。“苍山溪水”团队走进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助力精准扶贫,亲身体验脱贫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队员们和村干部一同走访调查农户,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状况和生活诉求,倾听扶贫路上的动人故事,为各村脱贫步伐注入一股不竭动力。

深入当地群众,分享技能知识

支农支教活动也顺利开展,农院学子整合学院学科优势和自身专业特长,就各地不同作物的种植情况开展调查,解决当地实际难题,为农户增收献上绵薄之力。

重点团队“扶贫‘三农’”邀请到生态农业研究所的刘卫国副教授,奔赴四川省教育厅精准扶贫定点村镇的凉山州雷波县马湖乡,开展为期六天、以“玉豆-草-羊”种养循环为主题的科技支农服务,为当地马铃薯和玉米种植、玉米秸秆循环利用和南江黄羊的养殖献计献策。

“扶贫路上”联合实践团奔赴简阳市三合镇石马井村走访调研扶贫工作开展现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产业发展情况,并邀请了农学院党委书记胡迅、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家任万军到村指导、引进产业,真正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地为石马井村的发展献出一份力。

“薯玉凉夏”团队,去往凉山州喜德县塔普村开展任重道远的精准扶贫任务。团队通过与彝族村民的沟通交流,发现满溢的花椒香、高品质的土豆与玉米的背后,是产业落后带来的脱贫攻坚难题。随后团队联系当地政府、中国农业银行一同商讨对策。

调查社会现象,感受文化魅力

除“三支一扶”实践团队外,农学院还有13支团队围绕“一带一路”、“文化传承”等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花花世界”团队,围绕“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专项活动主题,走进昆明斗南鲜花交易市场,了解鲜花贸易动态,发掘贸易新产品,感受云南传统文化、探究一带一路对云南特色经济的影响。

“彝韵”团队奔赴西昌市区以及樟木箐乡、西昌市开元村、凉山泸沽,与市民及村民面对面交流,统计西昌老城区和商业区语言景观并分析使用范围及比例,调研当地彝文传承及发展现状。参与火把节与参观凉山州彝族博物馆,亲身体验彝族文化。

本次暑期开展的四川省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活动,有利于不同院校的农科学子深入交流,为产生更多更优秀的实践团队提供可能,为四川省农科类院校进一步的联系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