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大麦虫“变身”生物转化器
发表日期:2013-12-17 06:16PM 阅览次数:
白灵菇等菌类在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害废弃物,现在有了去处。记者12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饲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一种叫大麦虫的昆虫,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物诱导,将其培育为新型生物转化器,不但解决了白灵菇栽培废弃物的污染问题,而且为天然功能性油脂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这一名为“新型生物转化器靶向生产昆虫功能产品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近日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
我国每年生产23万吨白灵菇的同时,会产生120万吨的菌糠、菌棒等栽培废弃物。菌糠在自然环境中堆弃,会滋生霉菌、蚊类、螨类等多种有害生物。饲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将大麦虫作为生物转化器,充分利用大麦虫对油脂中的功能性成分的定向合成能力,通过诱导技术对昆虫的代谢途径进行改造,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可利用并转化废弃菌糠中95%以上的物质。据测算,养殖1公斤大麦虫,可以消耗6公斤菌糠。这样,每年仅利用白灵菇栽培废弃物,就可以生产20万吨成虫,而这些成虫可转化为5万吨的优质蛋白质和2万吨天然功能性油脂。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北京郊区建成一条中试示范生产线。
农业专家表示,大麦虫生物转化器技术的研发与实施,在解决我国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同时,提供了一种生产天然优质蛋白和功能性油脂资源的新途径,对于实现农业产业链升级与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杜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