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医院首创生物新技术 攻克气管移植排异世界性难题

7月13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宣布,该院崔鹏程教授和他的团队首创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获得成功,这是一项攻克了气管移植排异世界性难题的重大成果。

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一直以来均需采用免疫抑制剂来对抗。但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却不容忽视,它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感染,诱发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造成肝、肾、消化道等器官损害。所以,研发一种不用免疫抑制剂的移植技术,一直是世界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6年前,56岁的患者范女士因反复咽痛、咳嗽、发热和气短来院就诊。入院后,突发窒息,紧急切开气管才救回一命。经气管镜检查,发现范女士喉及颈狭窄段长约6厘米,CT显示喉软骨和气管环大部分被破坏,诊断为喉气管狭窄,复发性多软骨炎”。

经过保守治疗,病人的病情虽有所缓解,但需要终身带着气管套管生活,不能经口鼻呼吸,说话无法发出声音,这样的生活苦不堪言。

崔鹏程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般的喉气管狭窄或缺损,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将正常部位气道吻合后均能治愈。但是,狭窄或缺损长度超过5厘米时,就无法实施端端吻合,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面对这一难题,国际上的最新做法是器官移植:将捐献者的气管埋植在前臂皮瓣下或大网膜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血管化后使其存活,再取出,移植到喉气管内,填补缺损。

但这样的技术有很大局限性——患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机体对移植气管的排斥反应,而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

经过4年多的潜心研究,崔鹏程和他的团队首创不用免疫抑制剂移植治疗新技术,即“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一期手术,将处理过的气管埋植在患者颈部肌肉内,使其血管化成活;二期手术,再将其移植至喉气管狭窄或缺损处,重建呼吸道。整个治疗过程不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

新技术研究成功后,范女士成为该成果受益的第一人。3月16日,崔鹏程团队为她实施了一期手术,3个月后,CT扫描证实埋植气管完好,无排斥和吸收。6月22日,实施二期手术,术中组织病理学再次证实埋植3个月的软骨存活,无排斥和吸收迹象。术后8天,经CT扫描证实移植气管软骨环存活,管腔通畅。目前,患者已能经口鼻呼吸,健康状况良好。

“该技术的研发和成功应用,更大的意义在于:其去除免疫原性的同时保留主要功能细胞活性的思路,为其他类似组织器官的移植提供了重要借鉴。”崔鹏程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