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适时适度晒田
晒田是水稻拔节孕穗期的重要田管措施,晒好田有利于增强水稻根系活力、调整稻株长相,为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奠定基础。
具体来看,水稻晒田主要作用于土壤和稻株自身。一是更新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由于水稻分蘖期长期水层灌溉,到拔节孕穗期气温升高、土壤还原性增强、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还原物质增多,不利于根系生长。通过断水通气晒田,使空气大量进入,土壤氧化势增强,加速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有毒物质氧化,可以更新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使白根增多,黑根减少。二是控制稻株对氮素的吸收和叶片生长,同时促进茎、鞘中碳水化合物累积,为形成壮秆大穗创造物质基础。晒田抑制了土壤氨化作用及有机肥料的水解,降低了土壤供氮、供磷水平,相对提高了稻株碳水化合物的累积,促进了物质运输中心及生长中心转移,主茎和早生分蘖的养分得到加强,碳水化合物在茎和叶蘖内积累量提高,淀粉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这些变化导致植株长相发生变化:叶色褪淡、株型挺直,部分无效分蘖死亡,基部1~2个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机械组织厚度增加,植株抗倒力增强,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改善。复水后根系活力增强,土壤中有效氮增加,养分不断供应正在发育的幼穗和伸长节间,使叶色回绿,起到促进壮秆大穗的作用。
晒田时期和晒田程度对最终效果影响很大。一般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晒田适宜,具体时期主要根据苗数决定,即“够苗晒田”,当全田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时晒田;或者根据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晒田,如主茎有16张叶片的品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11叶,考虑到晒田效应滞后,实际晒田时间应提早到10叶期开始,此时是无效分蘖期到枝梗分化期,对粒数影响较小。如生长过旺,还可以提前一个叶位晒田,称“晒田够苗”。晒田程度要根据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应早晒、重晒,其标准为田边开大裂口、中间开“鸡爪裂”、人立不陷脚、叶色明显落黄;反之,应迟晒、轻晒或露田,轻晒标准为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人立有脚印、叶色略褪淡。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不能一次重晒,使分蘖骤然下降。总之,晒过田后应使稻株生长健壮,出现“风吹稻叶响、叶尖刺巴掌、下田不缠脚、叶挺茎秆壮”的长相。
责任杜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