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方早籼稻低价登场

进入7月中旬,南方新季早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安徽湖南等地区早稻开始零星上市,上市时间较往年略迟。随着主产区早稻的全面收割,新季早籼稻上市量增加,早稻收购工作陆续启动。从当前市场价格情况看,2017年产国标三等早籼稻市场收购价略低于国家早籼稻最低保护价,后期或将择机启动托市收购。

今年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早稻面积继续微降。受早稻种植成本高企,种植效益与种植粳稻(粳糯稻)相比效益偏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部分地区种植面积下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7年早稻播种面积8295万亩,较上年下降1.6%,总产3267 万吨,减少21万吨,下降0.63%。导致早稻面积下降的原因有:一是种粮成本居高不下,农户种植积极不高。农民种植双季稻与一季稻收益相差甚微,种植双季稻早稻收获期间存在“双抢”,需要大量用工,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大,因此种植早稻积极性不高。今年化肥等农资价格总体上基本持平,但受种子、人工等价格继续趋升的影响,早稻种植成本总体有所上涨。二是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突出,劳动力成本高。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多都出外务工,种粮农民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老人和妇女,种植早稻,“双抢”农忙期间农村劳动力非常短缺。三是农村居民口粮消费品质提高,早稻作为口粮的比例逐年减少。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口粮消费主导是中晚籼稻,早稻口粮消费减少,早稻被更多地当着饲料用粮,部分农户少量的种植主要是为了饲料用粮的需要。四是随着土地流转,农田越来越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大户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一般都是种植单季稻而不愿意种植双季稻,导致早稻种植面积有所下滑。

不同收购主体收购心态不一,收购价格低去年同期。粮食加工企业受“稻强米弱”行情影响,入市收购比较谨慎,呈现出购销不积极的格局,一般以收购优质早籼稻为主,主要为了满足自己在新季晚籼稻上市之前的加工需要。目前市场收购价格不一,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在121-126元/百斤,低于去年同期和今年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收购质量要求达到国标三等,入库质量要求从严,粮食经纪人收购低于粮食企业坐站收购价格4-5元/百斤,多数边收边走,很少囤粮待价。据7月18日市场监测,安徽芜湖局部地区已有新稻零星上市,部分站点已有新稻入库,市场收购价格在123-125元/百斤,水分要求14%以内。粮食经纪人田间地头收购的潮稻,水份高低不均,部分高达20-30%,价格高低不等,折算中等质量标准在120元/百斤左右,价格略低于坐站收购价格和今年托市收购价格,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尚未开磅收购。湖南地区新季早籼稻贸易商以及大米加工企业收购价120-125元/百斤,当地粮库按国家标准三等早籼稻130元/百斤进行收购。

在“稻强米弱”的大格局下,国内早稻已部分开始低调登场。目前早稻收购市场以粮食贸易商为主,市场价格依据粮食质量高低不等,影响今年早稻市场价格因素有:一是早稻收获时农户晾晒场地欠缺,烘干机械短缺,市场流通的以潮稻为主,政策性粮食收购质量控制较严,部分早稻需要整理方能入库,导致新早稻收购价格较低,早籼稻大量入库相对困难。二是近年来早籼稻一般作为储备粮源用途,口粮消费减少,市场性收购量小,主要依靠粮库托市进行收购。三是在上市初期,米厂为抢鲜供应市场少量收购,季节性供应过后市场销售清淡,出手困难,米企为保证利润压价收购。

总体上看,早稻市场价格虽有托市低价130元每百斤作为支撑,但国家政策性收购对粮食入库质量要求趋严,部分不符合收购质量要求的粮食只能随行就市销售,届时为保护粮农利益,预计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将择机启动,在托市收购启动后,质量较好的早稻将围绕最低收购价小幅波动,市场价格难以突破今年托市收购价格,而质量较差的稻谷将长期低于托市价,因质量不同早稻价格呈两极分化走势,建议商贸企业应及时掌握政策动态,以销定购,快进快出,降低风险。(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