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医虽古老,但丝毫不落后

今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部历经33年讨论才最终获得通过的法案,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医药?《中医药法》又将如何推动中医药重新焕发生机?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历史上中医曾差一点被废除

上观新闻:去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当宣布通过的那一刻,您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

张伯礼:当时流泪确实是情不自禁。我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十年间,我5次提出中医药立法议案,4次参与立法调研,而且全程参加起草、修改法案。《中医药法》终于修成正果,不仅圆了我多年的梦想,也圆了几代中医药人的夙愿。当听到张德江委员长宣布《中医药法》通过时,我热泪难抑,激动之后还写了一首《中医立法之路》的诗:“卅载风雨几辈呼,十个春秋五上书。数次调研今年已,三审六改多踌躇。九章鼎立行如金,六十三条字赛珠。国医法典千秋事,锤落咽哽双泪出。”上观新闻:在您看来,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医药法》的实施,是否意味着中医药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张伯礼:毫无疑问,是这样的。中医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3000多年的历程中,无论速度是快还是慢,它始终都是在发展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科学的传入,中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那些认为中医不科学、应该取缔中医的声音百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包括像鲁迅、郭沫若、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们都曾经这样呼吁。民国时期,甚至差点通过了“废除中医法案”。

上观新闻:中医发展受到冲击,是否与当时的时代因素有关?

张伯礼:当然,这其中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的中国积贫累弱、国力衰败、被动挨打,痛定思痛之下,有识之士积极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客观上造成了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否定过多。在这种思想大潮的冲击下,中医的命运随之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甚至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解放以后,政府虽然扶持中医,但是西医的发展更快。西医医院、西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中医发展相对缓慢。中医院校直到1958年才开始办学,而且规模很小。原来的中医医院都是诊所性质的,小型中医诊所被关闭以后,慢慢形成了一种格局:一座城市里通常配备若干所西医医院,却只有一所中医医院。就这样,中医逐渐被边缘化了。

后来,由于西医起效快,检查指标有客观依据,医保制度也更倾向于西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中医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

用科学证据证明中医的千年疗效

上观新闻:在中医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关于对中医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张伯礼:如今,中医药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国际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国内却总有一些人在制造噪音,反对中医。这些人自己不了解中医,却坚持“中医不科学”的观点,一味地反对中医。

上观新闻: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说过:“一些不懂中医药的人,或是断章取义,或是一知半解,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具体是指什么?

张伯礼:比如说,最近网上就有一篇文章,说针灸最多是个安慰剂。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诋毁。

还有一些人以诋毁中医为能事,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标榜自己,但恰恰显示了他们的无知。

像前几年,就有人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事。《本草纲目》在全世界都很受关注,评价很高,认为它是一部植物分类的先驱著作。这本书里记载了近2000种药用的植物,但因为写作时期是明代,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一些糟粕,比如记载有棺材板、上吊绳也能入药。有人就抓住这一点进行攻击,质疑《本草纲目》的科学价值。其实,任何一本著作都有时代局限性,只盯着这两味药而无视其他精华内容,进而否定中医药,这种态度是科学的吗?

上观新闻:有不少人认为,中医看不好也吃不坏,到底有没有疗效,还得打个问号。您怎么看?

张伯礼:老百姓看中医几千年了,没有疗效,中医怎么流传至今?延续了几千年,保障了民族繁衍,维护了百姓健康,这本身就是历史的证据。

现代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也不断涌现。上个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一篇针灸研究报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美国医学会杂志》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医学期刊之一,在这篇文章之前,该杂志曾经刊登过5篇文章,对针灸持否定态度;但这一次,事实和研究证明,针灸是有效的,这相当令人鼓舞。

通过这篇研究报告,说明中医的千年疗效,也需要最新的临床证据。你只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证实,就可以被现代人所接受,偏见也都是可以打破的。

所以我说,多给中医一些包容,多给中医一些时间,我们会拿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来,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没有按照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验证以前,不代表中医没有疗效,不代表它没有价值。

哲学理论“包装”下的古代生命科学

上观新闻:说到中医,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张伯礼:我认为,中医是古代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哲学的结合体,它用哲学的理论“包装”了自己。因为古代没有现代科学理论,所以它只能借助当时的发展条件,运用“阴阳五行说”等古代哲学思想来指导。当时的“阴阳五行说”在各行各业都很风靡,比如古代的农学、水利学、兵法,都是用“阴阳五行说”来统领的。

中国人还讲“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人和自然要和谐,这也是哲学观念。中医的临床思维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哲学思想。比如夏天到了,天气比较炎热,用药的时候就要把炎热的季节因素考虑进去;夏天暑湿比较重,所以看病的时候就要加点祛湿的药。这就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上观新闻:除去中医中的哲学内涵,在科学的层面上看待中医,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张伯礼:现代科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不断地否定自己,今天被证明对的东西在明天看来,可能就是错的,体现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在进步。中医也是如此,中医哲学层面的理论相对稳定,而技术层面却不断在发展进步,对一个病、一个证、一个方子、一个药,历代都在丰富发展,才保证了中医药的生命力,历久弥新。至今,我们仍在不断去验证、去诠释,再发展利用。中医是可以逐步用现代科学去研究、去认识的,但不能苛求古代医学完全和现代医学一样。

上观新闻:作为一种古代医学,中医和其他国家的古代医学有什么不同?

张伯礼:在古代,很多国家包括阿拉伯、印度、埃及、希腊,都有古代的医学,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古代医学都被历史的潮流冲垮了,而中医是唯一经久不衰,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古代医学体系。与其他国家的古代医学相比,中医更博大、更成熟。比如,我们的老祖宗很聪明地用了取类比象、归纳演绎等方法。中医认为,食物有性寒、性温、性热之分,这些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吃了胡椒,感到麻辣,有点热,这就是性热;有些东西吃了拉肚子,那就是性寒。古人由此慢慢总结出这些食物的性味,后又延伸到药物上,形成了中药药性理论。

还比如,中医有完整的理论。我们讲炮制,讲道地性,讲方剂,将几味药加在一起,形成有制之师,发挥增效减毒的协同作用;而国外的古代医学几乎没有理论。这个药治头疼,就拿来治头疼;那个药治拉肚子,采来以后煮水喝,就治拉肚子。大多是简单地用一味药,治一种病。很少用复方,也不炮制,更没有系统的医学理论,所以现代工业科技革命一来,那些国家的古代医学很快就被冲垮了。

我有一个学生是德国人,他的博士论文课题就是“中欧传统医学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是,欧洲的传统医学和中国相比相距甚远,没有中医这么系统的理论,没有药性、没有炮制、没有配伍。写完博士论文以后,这个德国学生说:我彻底服了,中医药博大精深,真是伟大的宝库!

中医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

上观新闻:尽管受到质疑,但古老的中医依然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您看来,中医最大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张伯礼: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医是一种维护健康的医学,它追求的是机体的平衡。它的治疗目标是通过调理来调整人体的不适、失衡的状态,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现代人的健康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内就产生的,大多是潜伏很长时间才累积的。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酗酒、抽烟、烦劳等,都会影响健康。当你自己感觉不适时,可能就是失衡的开始。而中医强调“治未病”,让你早点开始调理,而且告诉你怎么去调理,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这就是健康医学。养生保健是中医最宝贵的部分,英国李约瑟博士讲,世界各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这是中国的独创。

第二,中医不像西医,靠一味地对抗治疗,中医重在调节。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直接,长肿瘤就切除,细菌感染就用抗生素,缺血了就扩张血管,这是一种对抗疗法。而中医的调节疗法,是综合的效应,通过调动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发挥治疗作用。药物、针刺、拔罐,只是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把身体内的某个功能激发出来。

我们不主张有病就吃药,通过针灸、气功、食疗、药膳,通过精神疗法,都可以治病。简便廉验,这就是优势。

第三,中医讲究复方治疗,君臣佐使,围绕一个病的不同病理环节,发挥各自作用,虽然起效慢,但治本,远期效应突出。每味药用量不大,毒性相对较低,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西药虽然见效快,但较容易产生耐药性,有些药的安全性问题也很突出。

比如中医治疗甲型流感,研究结果在美国《内科学年鉴》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银翘散加上麻杏石甘汤具有确切的疗效,和目前治疗甲型流感最好的西药达菲相比,效果是一样的。不仅效果相同,中药汤剂的价格是达菲的1/8,而且更安全。

上观新闻:这些独特的优势,是中医在现代社会里依然存在的根本。张伯礼:20世纪末以来,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的模式、医学的目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对医学进行了反思,认为医学应该是维护健康,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这才是医学本来的目的;而不是盖更多的医院,造更多的仪器设备,服更贵的药。这样浅显的道理,西方医学发展几十年才明白过来,而中医几千年来始终坚守这一点。

中医虽然古老,但它的很多理念并不落后。比如,强调人和自然要和谐,人要适应环境、顺应自然;强调治病不仅关注病,更要重视人,需要整体思维;讲究“辨证论治”,适合不同人的个体化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案;强调预防比治病更重要,养生、保健、治未病……这些理念尽管已经有几千年了,现在来看,丝毫也不落后。

中医人自己不要固步自封

上观新闻:《中医药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被称为“划时代的法案”,对于中医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张伯礼:本世纪以来,中医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医药法》的实施正当其时,将对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把中医药的发展纳入了法治的发展轨道。这是最根本的意义。有了法律的保障,就不能因个人的喜恶而为,这就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其次,《中医药法》的宗旨是保护和规范并重。这也就意味着,国家扶持中医发展,但也规范中医的健康发展。它更强调中医从业者的自律,强调政府的监管。

上观新闻:《中医药法》将给整个中医业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张伯礼:总的来说,中医药的发展会更加健康,更能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色。

比如,过去的经典名方,像金匮肾气丸是汉代的方子,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六味地黄丸是北宋时的方子,距今700多年。这些方子流传这么多年了,至今仍广泛使用。经典名方若按照原来的药品管理规定,需要做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而如今,《中医药法》规定,可以采用备案制,减去临床评价的环节,只要过去千百年有用药经验,现在仍然在用,很多文献都证实它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去临床评价的环节,尽快上市。再比如,民间确实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医生,由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过省级考核之后,就可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从业。由于采用备案制,简便了手续,为社会力量办中医诊所也带来了便利。

上观新闻:中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是否需要保留?

张伯礼:这个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我觉得,中医传承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过去的中医传承是师徒相授,因为以前没有院校,徒弟只有跟着师傅认真地学,几年、几十年后才算学成。这种方式流传了几千年,适合过去的农耕时代,把上一辈的经验一代一代传下去,虽然培养了很多大师,但效率不高。

到了现代社会,人口急剧增加,疾病多了,中医师需求量也大了,仍然沿用以前的那种人才培养模式怎么行?一是速度跟不上,二是知识结构也跟不上需求。现在的学生如果只学一个老中医教的经验,一点也不懂西医以及现代科学知识的话,是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医生的。只会搭脉看舌象,却看不懂心电图和检查结果,不了解病人的病情,这对患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明白的现代中医,这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所以,现在的院校教育,既要学中医药基础理论、学处方用药,同时也要学计算机、现代医学相关课程,还要到医院去实习。5年本科毕业后还要到医院规培3年,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我们提倡院校教育和传承教育相结合,从院校走出去,要多跟名师学习经验。这是一种新的传承模式。

上观新闻:中医人才的培养也要走现代化的道路。

张伯礼:是的。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中医插上了翅膀,让中医有了更快发展的平台。为什么这样说?中医的文献浩如烟海,大概有几十万册的文献书籍,一个人就是每天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今有了大数据,可以把这些文献书籍制成数据库,就能随时找到想要的资料,并进行研究。

比如,可以把几百例老中医治疗感冒的方子和案例都搜集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再把这些教给学生。运用大数据,可以总结出历代千百位医生的经验,比光学习几位老中医的经验要丰富多了。所以说,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一定会和古老的中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我坚信,未来中医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中医人自己不要固步自封,要坚守中医药的理论精髓,并大胆接受现代科技,将两者有序结合,弘扬中医药优秀精华,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医不断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