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科普转基因,我的看法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2017年农业转基因科普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前言:杨青平,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既是媒体人,又是农学人,从2012年以来,在《大河健康报》上连篇累牍科普转基因,有150多篇。本文为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2017年农业转基因科普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我今年60岁。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大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南日报社做了35年记者,但是我始终不忘我是一个农学人。既是媒体人,又是农学人,那么,科普转基因,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从2012年以来,我在《大河健康报》上连篇累牍科普转基因,有150多篇,这些文章在网上都可以百度出来。下面汇报一下我对媒体科普转基因的看法。

看法一:普及科学知识是媒体的优良传统

我先讲一个历史故事。1946年6月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延安王家坪有舞会,毛主席可能去参加舞会。《解放日报》副刊主编温济泽想去舞会上见毛主席,果然见到了。毛主席高兴地对温济泽说:“你写的科学小品,我都看了,很好嘛!”温济泽请毛主席对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提点意见。毛主席说:“科学普及很重要。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懂得一点自然科学。要向干部普及科学知识,还要向边区群众普及科学知识。要写得通俗易懂。我们党内懂得自然科学的人很少,你们一定要多做点科学普及工作,把这个工作做好。”

报纸普及科学知识,从延安时期就开始了,所以说,这是媒体的优良传统。建国后一直到“文革”前,《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都有科普专栏,改革开放以后则有科学版。

从1997年我国推广转基因抗虫棉20年来,《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持续对转基因进行正面宣传。那么像《大河健康报》这样的专业媒体,就更应当坚持正确的科学导向,不遗余力宣传转基因。

看法二:转基因之争是极端环保主义与科学之争

转基因之争,不是科学之争,是主义与科学之争。这个主义,是极端环保主义。环保主义是正确的,如果环保主义走向极端,就是错误的。这个问题,留到下面“转基因19问”里解析。

看法三:从化学角度科普转基因


转基因属于遗传学,转基因科普,属于遗传学科普,而遗传学很难懂。我上农大的时候,农大学生中流行一句口头禅,说“遗传,遗传,越学越难”。连大学生都觉得难,非生物专业的人怎么能听懂、看懂呢?那么,科普转基因,就应该从化学角度去科普,化学的普及率高于遗传学,从化学角度科普转基因,许多人都能听懂、看懂。这个问题也留到下面“转基因19问”里解析。

看法四:以新闻形式科普转基因

以新闻形式科普转基因,北京做得最好。2013年以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北京涌现出一大批精通转基因的年轻记者,他们发表了大量支持转基因的报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就在今年5月,北京多家媒体同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科普转基因,非常成功。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是英国著名科普作家马克·林纳斯。他曾经是著名的反对转基因的人士,从2013年起,他不再反对转基因,转而积极宣讲转基因。他为什么转变立场?他说他是学历史和政治的,对科学不太懂,后来读了许多科学的书,“发现反对转基因实际就是在反对科学证据”,所以改变了立场。马克·林纳斯批评中国的妖魔化转基因的谣言“真是非常荒谬”。他说:“今天中国的反转人士声称他们反对转基因是出于对中国民族利益的关心,但实际上他们的观点都是从海外进口来的,他们实际上是在代表外国人的情绪和立场。他们忽视中国科学家的声音,而选择相信一些非政府组织的言论……现在‘绿色和平’在国外已经不怎么反对转基因了,至少在英国,‘绿色和平’已经不再反对转基因……目前反对转基因的主力是那些反科学的团体,反对转基因其实就是一种反科学活动。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团体……他们怀疑一切科学的东西。”

北京各家媒体的报道,我都阅读了。从标题来看,我认为“基因农业网”的标题最好,这个标题是《反对转基因实际就是在反对科学证据》,这是马克·林纳斯的原话。不过,马克·林纳斯接着又说“反对转基因其实就是一种反科学活动”,如果综合这两句话,把标题简化为《反对转基因就是反科学》,我认为冲击力更大,马克·林纳斯可能也会同意这个标题。

马克·林纳斯给我们透露了“至少在英国,绿色和平已经不再反对转基因”的信息,这说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极端环保主义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中国,被极端环保主义蒙蔽的千千万万的人仍在反对转基因,那么我们的转基因科普就不能松懈。要说服千千万万的人,必须靠媒体,尤其是具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读者,还可以带动众多新媒体,影响更多读者。

看法五:网上的转基因谣言应当全部删除

妖魔化转基因的谣言文章,甚至那些老掉牙的谣言文章,一直留在网上,蒙蔽了老人,又蒙蔽新人。可以一言以蔽之,凡是妖魔化转基因的文章,它所谓的证据和理论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这不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这属于造谣、传谣,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凡是谣言,都应当删除。

看法六:科普转基因,必须既准确又通俗


公众对转基因有许多疑问,网上的解释,有的不够准确,有的不够通俗。具有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必须既准确又通俗地解释。

我选择了19个问题,试解释如下。请看——

转基因19问

1、为什么说转基因不是科学之争?

答: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包括一些高级别的人,都说“转基因在学术界有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认为这个说法对转基因科普极为不利。那些支持转基因的人会因此不坚定,那些反对转基因的人会因此继续顽固,那些中间派会因此继续观望。

为什么说转基因不是科学之争呢?科学之争就是科学家之争,科学家之争就是论文之争。关于转基因论文,据学者统计,在世界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中,肯定转基因安全的论文,有9300篇,占99.7%,否定转基因安全的论文只有32篇,占0.3%,而这32篇论文所依据的实验,都是错误的实验,都被学术界彻底否定了,论文的作者大都承认实验做错了。这说明在转基因科学研究领域,没有争论。

2、为什么说转基因之争是极端环保主义与科学之争?

答:环保主义是正确的,如果环保主义走向极端,就是错误的。任何主义走向极端都是错误的。资本主义走向极端,造成贫富悬殊,是错误的,需要矫正,而且已经矫正。社会主义走向极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也是错误的,也需要矫正,而且已经矫正。

环保主义产生于1962年。那一年,美国科普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叫《寂静的春天》。她虚构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是旅游胜地,游人如织,鸟语花香。忽然有一年春天,虫不再鸣,鸟不再叫,小镇一片寂静。原来,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毒死了虫,毒死了鸟。《寂静的春天》虚构了“春天的寂静”,但是真实地揭露了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在这之前,公众还没有认识到环境污染。读了这本书,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工业化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于是,世界性的环保运动和环保主义蓬勃兴起。

凡是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都会有一些群体走向极端。环保主义者的一些群体就走向了极端,成为极端环保主义者。极端环保主义就是“自然崇拜”。他们反对建设核电站,认为核电站可能会泄露;反对建设水电站,认为水电站改变了自然水系;反对化肥、农药,反对杂交品种,认为化肥、农药、杂交品种改变了农业的自然生态。其实农业自从1万年前诞生以来就是人工生态,只有农业诞生以前的采集业才是自然生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当极端环保主义发展到高潮时,转基因出现了。极端环保主义者认为转基因改变了自然的基因型,从根子上改变了自然,于是作为头号目标极力反对。既然反对,那就不择手段;既然不择手段,那就不惜造谣;既然不惜造谣,那就把转基因妖魔化。

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一个思潮接着一个思潮。极端环保主义是当代最热门的思潮,这股思潮催生了欧洲各国的打着环保旗号的非政府组织和绿党,这些非政府组织和绿党,又为这股思潮推波助澜,从而把许多选民染绿,染绿了选民就染绿了选票,染绿了选票就染绿了政党,染绿了政党就染绿了政府,所以转基因农作物在欧洲推广很慢。

秉承极端环保主义的“绿色和平”,是世界上最大的反对转基因的非政府组织。2002年,“绿色和平”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把极端环保主义带进中国,在中国掀起了反对转基因的浪潮。2002年以前,中国没有人反对转基因,转基因抗虫棉得以迅速推广。网上的反转谣言都是2002年以后的。

如今,中国的极端环保主义思潮仍在蔓延,可是,我们的转基因科普仅仅是科普而已,并没有对极端环保主义进行批判。公众不知道极端环保主义是反对转基因的根源,所以很多人在问:“既然转基因是科学的、安全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因此,我认为,批判极端环保主义可以釜底抽薪,使转基因科普事半而功倍。

3、转基因科普文章为什么看不懂?


答:转基因属于遗传学,转基因科普,属于遗传学科普,那么就会使用遗传学专业名词,比如:转录、编码、信息、翻译、模板、修饰、密码子、启动子,等等。这些专业名词,只有具有遗传学知识的才能看懂,没有遗传学知识的人就看不懂。

4、怎样把转基因科普文章写的通俗易懂?


答:我是媒体人,媒体人最关注读者的阅读感受。据调查,人的潜意识都拒绝接受自己不懂的知识,因此,读者阅读时最不愿看到他不懂的名词,最希望顺畅阅读,如果不能顺畅阅读,他就不愿阅读了。所以,记者写文章,特别是写科技文章,追求的是通俗易懂,为了通俗易懂,宁可不用专业名词。

可是,每个专业都有专业名词,只有使用专业名词,才能把这个专业表述准确。但是面向公众科普转基因,最好不用遗传学名词。你用遗传学名词,讲得100%准确,但是公众100%看不懂;如果你不用遗传学名词,只用通俗语言,讲得可能只有90%的准确度,但是公众100%能看懂。几年来,我就是本着这个原则,用通俗语言写作转基因的。

怎样把遗传学通俗化呢?我的做法是,把遗传学转变为化学,用通俗的语言加上化学名词科普转基因。化学的普及率高于遗传学,用化学名词,绝大多数人都能看懂。我写过一篇《转基因科普千字文》,可以作为我的代表作。这篇“千字文”我在一些会议上读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转发过,大家都认为够通俗,一看就懂。下面我读给大家听——

转基因科普千字文

一切生物的细胞里,都有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英语缩写分别为DNA、RNA。

DNA的一个个片段就是一个个基因,基因这个词是英语单词gene的音译,可以意译为“血统”。在细胞里,基因产生RNA,RNA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不同的基因通过不同的RNA决定不同结构的蛋白质,不同结构的蛋白质组成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细胞组成不同的器官,不同的器官表现不同的功能,功能即性状。不同的基因也决定不同的酶,酶也是蛋白质。不同的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催化不同的生化反应,各种生化反应也表现为各种性状。归根结底,基因决定性状。上代性状遗传给下代,也是基因决定的。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基因由核苷酸组成。我们吃的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基因,它们是大分子,不能被消化系统吸收,需要被消化酶分解为氨基酸、核苷酸,才能被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再被输送到全身的细胞,参与新陈代谢。如果蛋白质和基因不被消化酶分解,它们就被排出体外了。

1万年来,粮食作物的亩产量只有一二百斤。100年前,美国科学家开始研究玉米杂交育种,接着,全世界各种农作物都进行杂交育种。如今,粮食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多斤。

杂交育种是同种作物DNA的优化组合。一种作物有多条DNA,一条DNA上包含几十个、几百个基因,DNA的优化组合,就是基因的优化组合,其中通过优化组合高产基因,提高了作物产量,但是一直得不到抗虫性状,因为农作物的DNA上没有所需的抗虫基因。可喜的是,科学家在细菌中发现了所需的抗虫基因。

植物的基因,细菌的基因,都是由核苷酸连接组成的,既然都是核苷酸,那么细菌的一个基因就可以和植物基因连接在一起。这就是转基因的原理。在自然界,某些细菌可以进入某些植物体内,给植物转基因。人工转基因就是对自然界转基因的模仿。人工转基因,就是基因工程。转基因,是基因工程的俗称。

把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玉米、水稻,就可以抗棉铃虫、玉米螟、水稻螟这些害虫。转入的抗虫基因可以产生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这些害虫体内不能被分解,而且与害虫肠道壁上的糖蛋白结合,导致害虫患消化道疾病而死,这就大大减少了农药用量。

转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对害虫有害,对人无害,因为人的肠道壁上没有那种糖蛋白,人的消化酶还可以分解转基因及其产生的蛋白质。所以,生产上推广的转基因农作物是安全的。

读完了,总共960个字。

建国初期扫文盲,需要浅显的读本。如今科普转基因,扫科盲,也需要浅显的读本。这篇《转基因科普千字文》就是浅显的读本。我希望被广泛转发。

5、美国最新报告说“转基因
是安全的,但不增产”。是这样吗?

答:这是误解和误读,转基因既安全又增产。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6年5月,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研究院联合发布报告,说“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在食用和生态方面是同等安全的”,又说“没有证据显示转基因作物改变了增产率”。请注意“增产率”这个词。新华社报道的标题是这样的:《美报告说转基因作物可安全食用但无助提高增产率》。美国的报告、新华社的报道都没错,但是“无助提高增产率”这句话产生了严重的歧义,网上便传播为“转基因安全但不增产”,把“增产率”的“率”这个字忽略掉了。本来是一篇正面报道,却被误读为负面报道。这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转基因虽然没有提高增产率,但确实是增产的。

我对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历年大豆面积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计算。美国1996年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1996年之前的20年,非转基因大豆年平均亩产288.5斤,1996年之后的20年,转基因大豆年平均亩产342斤,增产53.5斤。这说明转基因大豆是增产的。再计算增产率:前20年非转基因大豆平均每年增产3.2%,后20年平均每年增产1.8%,从3.2%降到1.8%,这就是美国的报告、新华社的报道所说的“无助提高增产率”。“增产率”不重要,“增产”才重要。“增产率”只要不是零,就是“增产”的。只说“增产率”不说“增产”,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歧义和误读。据此,我写了《新华社转基因报道易被误读》,请百度。

6、俄罗斯为什么禁止转基因?


答:2016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在俄罗斯全面禁止转基因。反转派欣喜若狂,中间派大惑不解,媒体对此却少有解析。

我从苏联的遗传学史对此进行解析。前苏联,米丘林遗传学曾经大行其道。米丘林致力于果树育种60年,1935年去世。米丘林提出的遗传理论与世界公认的孟德尔遗传理论不同。孟德尔遗传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内在的基因决定性状遗传”。米丘林遗传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被外在的环境改变了的性状也可以遗传”。这本来是纯粹的学术之争,但是掌控了苏联农业科学院的李森科却上升为政治斗争,批判孟德尔遗传学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遗传学”,并对坚持孟德尔遗传学的苏联科学家进行无情打击和迫害,这得到斯大林的支持。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继续支持李森科。苏联的遗传学政治斗争也波及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孟德尔遗传学学派也受到批判。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1965年李森科被罢免。至此,孟德尔遗传学在苏联停滞30年,人才断代断层,直到现在,俄罗斯遗传学研究仍然远远落后于欧美,也落后于中国,一个转基因品种也培育不出来。而且,持续30年的科学浩劫,也给俄罗斯留下了反对转基因的土壤,所以俄罗斯科学界反对转基因的声音十分强大,以致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副主席也反对转基因。

我接着从贸易竞争角度解析:俄罗斯拥有广阔的耕地,是非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而美国是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两国之间必然存在竞争。美国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不怕竞争,因为已经占了国际市场的90%。美国也有转基因小麦,但是不敢种植,怕的就是俄罗斯等小麦生产大国和它竞争。其实俄罗斯2013年就批准了《转基因作物注册和登记法》,允许试验性种植转基因作物,并且已经进口转基因食品,如今却全面禁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贸易竞争,以非转基因与转基因竞争,正如俄罗斯农业部长所言:“俄罗斯有能力为全球提供最好的食品。”

根据以上解析,我写了《俄罗斯禁止转基因解析》,请百度。

7、关于“基因飘移”

答:基因飘移,就是花粉飘移,只有飘移到同类植物上,才有可能授粉。花粉的生命力很短暂,飘移距离也有限,只要生育期错开,或者转基因农田与非转基因农田间隔一段距离,就可以避免花粉漂移。20多年来,全世界转基因作物面积从几千万亩发展到几十亿亩,并没有出现基因飘移的案例,更没有改变生态。

8、“关于超级杂草”

答:所谓“超级杂草”,就是抗除草剂的杂草,如果有,换一种除草剂就可除掉。这就像昆虫的抗药性,换一种农药就可防治。

9、关于吃转基因现在没事,将来可能有事

答:基因、转基因,及其蛋白,被消化酶分解为核苷酸、氨基酸,在人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如果有事,当时就会有事;如果没事,就永远不会有事。转基因食品不是药品,药品里的药物成分,有可能在人体内积累,而转基因食品不含药物成分,转基因食品含的是具有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蛋白质不会在人体内积累。

10、关于“潜在风险”

答:“风险”这个词的含义是可能性。“潜在”这个词的含义也是可能性。那么“潜在风险”就是可能性的可能性,这已经不是概率问题,而是一种担心。这种担心,原本是科学家的担心。科学家最早是在细菌之间转基因的,而自然界的细菌之间天然就存在着转基因,所以科学家担心实验室里的人工转基因细菌泄露出去,然后给自然界的细菌转基因。于是科学家就规定了实验室的实验规则,按照规则进行实验,就可防止人工转基因细菌泄露出去,从而避免“潜在风险”。可是“潜在风险”这个名词却被反转人士利用,强加给转基因作物,这相当于“莫须有”罪名。生产上推广的转基因作物,都是颁发了安全证书的,都不存在“潜在风险”。在颁发安全证书之前,转基因作物都要经过安全性检测,检测的是“预期变化”和“非预期变化”。“预期变化”是指转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非预期变化”是指有没有产生蛋白质之外的其他有机分子。凡是颁发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预期变化”和“非预期变化”都是安全的。“非预期变化”这个专业名词,也被反转人士利用,与“潜在风险”等同起来。

11、关于“草甘膦致癌”

答:草甘膦已经使用40多年了,因为价格便宜,除草效果好,几乎无残留,成为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中国也是草甘膦生产大国,使用大国。

草甘膦除草的原理,是抑制植物氮代谢的酶的活性,从而让植物死亡。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转入的基因,可以让氮代谢酶增加50倍,从而抵消草甘膦的作用。那么,草甘膦就只能除草,而不伤害转基因作物。

“草甘膦致癌”,出于国际癌症研究所,这个机构把一切物质都怀疑为致癌物,目前尚未有致癌试验证据的,它的评级是“可能不致癌”,而不是“不致癌”。它依据的致癌试验证据,并非它的试验,而是它收集的试验。世界上关于草甘膦的试验结果,大多是不致癌的,正因为如此,它只能把草甘膦列为2A级致癌物,2A级致癌物的定义是“可能致癌”,同被列为2A级致癌物的还有猪肉、牛肉、羊肉。人们不会因此不吃肉,各国政府也不会因此禁用草甘膦。

认为草甘膦不致癌的有: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农药残留联席会议,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美国环保署,美国农业部,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中国农业部药检所,以及很多国家的农药监管检测部门。

致癌化合物包括:多环芳烃,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生物烷化剂,氯乙烯,黄曲霉素。草甘膦不属于这些化合物。

在国际癌症研究所之后,美国加州环保局下属的“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也把草甘膦列入“第65号提案”。 列入“第65号提案”的都是“已知的可能的致癌、致畸、致生殖毒性的化学物质”,这始于1986年,每年更新一次,至今已有800多种商品列入其中。这是一项地方法律,仅在加州有效。在加州销售这些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在包装上标注“含有可能致癌物”等字样,以明确告知消费者。仅此而已。但是影响却大。在全球关于草甘膦的争议声中,反对者又多了一个“论据”。

美国加州环保局“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必须依据检测结果才能把相关商品列入“第65号提案”,检测结果一般都是含有邻苯、镉、铅等重金属。邻苯就是分子式里有两个相邻的苯环,邻苯不易被分解,DDT农药就含有邻苯。草甘膦不含邻苯,一个苯环也不含,也不含重金属,之所以列入“第65号提案”,完全依据国际癌症研究所的评级。

美国农业部认为草甘膦是安全的。自2011年以后,美国农业部就再也没有对食品中的草甘膦进行检测,因为即使含有,残留量也非常之低,不足以引起担心,再检测,纯粹是浪费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

中国的反转人士拿草甘膦说事,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在妖魔化喷洒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可是非转基因作物也喷洒草甘膦。不用草甘膦除草,就得用别的除草剂除草,什么除草剂都不用,就得回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时代。

12、关于转基因影响生育


答:这个谣言来自一篇虚假报道,说山西、吉林种植的“先玉335”玉米是转基因玉米,造成“老鼠绝迹,母猪流产”。这篇虚假报道的起因,是搞虚假报道的记者英语水平低,把美国专利局公布的材料翻译错了,误以为“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在山西、吉林采访时又道听途说当地“老鼠绝迹,母猪流产”,就与“先玉335”玉米联系起来,然后就炮制了虚假报道。我国每年进口8000多万吨转基因大豆,200多万吨转基因玉米。转基因豆粕和转基因玉米用做饲料,如果像谣言说的那样,我国的养殖业不都垮了吗?

13、关于“毒蛋白”


答:在转基因安全实验中,“毒蛋白”是指对鳞翅目昆虫有毒的蛋白,但是它对别的昆虫就无毒,对哺乳动物更是安全的。不能断章取义把“毒蛋白”这个词拿出来单独说事,不能顾名思义地认为“毒蛋白”对一切动物都有毒。

14、关于小白鼠实验不能代替人体实验


答:这个观点得到很多人赞成。应该这样给他们解释:做为实验动物的小白鼠,都经过几十代、几百代的近亲繁殖,每个小白鼠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免疫力和各项生理功能也是一样的,那么小白鼠本身生理状况对食品实验结果的影响也是一样的,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是准确的;人不可能一代一代近亲繁殖,人与人的基因型都有差别,免疫力和各项生理功能也有差别,用一群人做食品实验,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对食品实验结果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实验结果是不准确的;要想人体实验像小白鼠实验一样准确,就得找基因型完全一样的人,只有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型才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只有两个样本确实太少了,样本太少,实验结果也不准确。所以,科学界认为没必要做食品的人体实验。其实,转基因食品已经吃了十几年,这已充分证明是安全的。

15、关于“微小RNA”

答:这个“微小RNA”被反转人士当做杀手锏。说的是:大米的“微小RNA”可以被肠道吸收,进入人的血液,而RNA是基因产生的,基因的大小和RNA的大小差不多,那么转基因也可能进入血液。这个似是而非的捕风捉影的说法,把许多专业人士都迷惑住了。应该这样解释:转基因产生的RNA有几百个核苷酸,而“微小RNA”只有二十多个核苷酸,这说明“微小RNA”不是转基因产生的,而是原来的基因产生的,转基因不能产生“微小RNA”,正如生产汽车的生产线不能生产自行车一样;这也说明“微小RNA”在转基因之前就有,在非转基因作物中原本就存在,与转基因无关,不能因此证明转基因有“潜在风险”;含有“微小RNA”的非转基因大米,吃了1万年了,没有“潜在风险”;发现“微小RNA”可以被十二指肠吸收,犹如发现若干氨基酸组成的肽可以被十二指肠吸收一样,算不上什么重大发现。

16、为什么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及米制品
被检测出转基因成分?

答:这是真的。但是需要了解详情才能了解真相。美国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占了国际市场的90%,而欧盟需要进口大豆和玉米做饲料,那么就不得不大量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但是欧盟对转基因品种进行限制: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品种如果含有千分之一的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品种的籽粒,就不得上岸。中国也是这样,也以同样理由退回过美国的转基因粮食。这其实是国际通行的贸易壁垒。欧盟也需要进口大米,而中国大米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是大米生产第一大国。那么欧盟也不得不进口中国大米。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及米制品,自我检测转基因含量的标准掌握在千分之一,这也是中国的检测技术的上限。而欧盟针对中国的大米,把检测标准提高到万分之一,这是更高的技术,也是更高的贸易壁垒。万分之一的标准,就是1万粒大米中,只能有1粒转基因大米。中国的检测技术达不到万分之一的水平,只能达到千分之一的水平,所以欧盟就检测出了转基因成分。那么欧盟为什么针对中国的大米,把检测标准提高到万分之一呢?因为中国早就育成了转基因水稻。欧盟为什么还允许中国的大米含有万分之一的转基因籽粒呢?因为中国的转基因水稻是颁发了安全证书的,也因为转基因水稻在培育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面积的大田试验,这就难免微乎其微的转基因籽粒混入非转基因大米中。

17、中国为什么进口那么多转基因大豆?

答:转基因大豆出油率比非转基因大豆高出几个百分点,运到中国口岸比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的地头价格还便宜。中国每年进口8000多万吨转基因大豆,既满足食用油需求,又满足了饲料对豆粕的需求。如果不进口转基因大豆,中国就得再增加4亿亩耕地,哪里有4亿耕地呢?如果在现有耕地上实现大豆自给,玉米就会出现巨大缺口。或可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可是国际市场上没有这么多非转基因大豆。如果中国要求美国、阿根廷、巴西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然后才进口,那么价格决不是现在的价格。中国人均消费食用油和动物食品仍然低于发达国家,还在增长,增长一半,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所以预计将来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量还要增加。

18、关于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产量低的问题

答: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产量确实不高,也就亩产二三百斤,但是用它做父本或母本,与高产玉米杂交,已经培育出既高产又含植酸酶的玉米新品种。关于植酸和植酸酶,这里需要科普一下。植酸就是“植物的酸”,存在于玉米的籽粒之中。植酸之中含有磷酸,磷酸的磷是人和动物不可或缺的,但是人和动物吃了玉米却不能分解植酸,也就不能利用植酸里的磷,那么植酸只能随粪便被排泄。自然界的细菌可以分解粪便中的植酸,分解出来的磷进入水域成了绿藻的营养,绿藻因此茂盛,则耗夺水中的氧,鱼就会缺氧而死。玉米几乎都被用作饲料,因玉米中的植酸不能被动物分解,饲料中就必须添加磷酸氢钙,以给畜禽补充磷。鸡饲料中要加0.5%,牛饲料中要加1%,猪饲料中要加2%。这个比例可不低,全国每年需要几百万吨磷酸氢钙,每吨价格几千元。在发达国家,则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让植酸酶分解玉米的植酸。添加的植酸酶是利用曲霉菌发酵产生的。目前中国的大型正规饲料生产企业,也利用曲霉菌发酵产生植酸酶,然后添加到玉米饲料中去。但是,饲料的成本仍然较高,如果种植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成本就会下降。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就是把曲霉菌的产生植酸酶的基因转入玉米,那么玉米就具有了植酸酶,就可以把植酸分解,释放出磷,满足人和畜禽需要。中国农科院在世界上率先把曲霉菌的植酸酶基因转入玉米,育成了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并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安全证书。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可以减少甚至省却饲料中的磷酸氢钙或植酸酶,全世界都需要,越是养殖业发达的国家越是需要。如果推广种植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不仅可以降低中国养殖业的饲料成本,还可以出口到养殖业发达的国家。

19、为什么许多人拒绝转基因科普?

答:可以在人性上找原因:人的本性往往是喜欢阅读揭露性新闻,妖魔化转基因的文章因此阅读率高;人的潜意识常常拒绝自己不懂的知识,许多科普转基因的文章往往充满难懂的遗传学知识,有人干脆拒绝阅读;人从外界获得的观点,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先看了怀疑、质疑、反对、妖魔化转基因的文章,如果因此形成自己错误的观点,那么就会拒绝转基因科普;人的意志往往是自以为是的,所以有些不懂转基因的人,不懂装懂转基因的人,反对转基因的人,就不愿意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杨青平,男,1957年生,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
著《皇粮国税——税制流变与王朝兴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著八集历史文献纪录片《皇粮国税》剧本,中央电视台摄制并于2007年9月15日至22日播出。大象出版社同期出版。
著《影响中国历史的税制变革》,台湾大地出版社2007年出版。
著《观念决定健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著《转基因解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长期撰写《大河健康报》一版“健康话题”,该专栏2012年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