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病虫害安全防控现场观摩会在德州武城召开

7月2日,我院植保所在德州武城二十万亩示范方核心示范区组织召开了“玉米苗期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会议邀请了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德州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进行了现场考评。院科研处杨英阁副处长,植保所朱立贵所长,德州市农科院、武城县农业局领导,项目组骨干研究人员,当地种植大户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武城县农业局张学丰局长介绍了武城县农业种植情况,杨英阁副处长介绍了省农科院的科技推广及与武城县的农业对接情况,李丽莉副研究员就本技术的研发过程、防治的目标及防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对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考评,项目首席专家王振营研究员对项目进行了总结。

项目组研发的噻虫嗪+溴虫氰酰胺种子包衣技术对棉铃虫、粘虫、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6%、53.9%、83.2%,比常规种衣剂分别提高了67.8%、38.9%、21.2%,该种子包衣技术与种肥同播协同控制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比高效氯氰菊酯FS提高了63.8%,同时显著提高了田间小黑蛛、龟纹瓢虫等自然天敌的数量。与会专家对该项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以玉米种衣剂使用为核心的“玉米苗期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实现了对玉米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控整个苗期(拔节前)不需使用其他杀虫剂,可减少喷药1-2次,每亩减少净投入16-18元,对于玉米生产的轻简化管理、农药减量施用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大该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此次会议是我院科技服务月活动的内容之一,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二点委夜蛾、玉米螟等玉米重大害虫监测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主要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在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全面展示了种子包衣及农业防治措施对玉米苗期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粘虫、蓟马等主要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对玉米生产提质增效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