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女博士连续在《细胞》《自然》发文,可你知道她每天工作几小时吗

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晚上12点之后离开,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她从2013年3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一名年仅29岁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细胞》发表了论文,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可以去国外知名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但她选择了延迟毕业一年,继续完成手里的研究。仅仅时隔8个多月,也就是2017年7月6日凌晨,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论文。就连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也忍不住打趣问她,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

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士,就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华甜。

连续4年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

她在人群中是不起眼的。160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42公斤,看上去弱不禁风。

她不善言辞。“只要在公开场合讲话,我就会特别紧张。”采访中,她总是以最简洁的话语作答,声音低到只有身旁的人才能听得见。

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食人间烟火”。连续4年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7个小时,除了整天打交道的蛋白结构,她对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然而——

和她相识了8年的导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杰教授说,在她瘦弱的身形下,内心非常丰富,充满着力量,她的基因里从来就没有放弃!

尽管比较内向,但如果讲的是感兴趣的科研话题,她会有表达的欲望,虽然声调不高,却显得非常自信。

她对身边的世界了解不多,却心怀天下。眼下,她打算放弃出国,留在学校做药物研发,因为解除患者病痛就是她最朴素的理想。

这是一个不简单的女孩!

不到3个月展现出科研禀赋

华甜的科研之路始于一封电子邮件。那是2009年的一天,当时还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的刘志杰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是在北京科技大学念大三的华甜写来的,她想到实验室来学习。刘志杰有点惊讶,一般只有大四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才会想到实验室去。

原来,学习生物的华甜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实验,后来在网上看到刘志杰发表的天然免疫蛋白研究文章,对蛋白质结构倍感兴趣。她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发送了这封邮件。哪里来的勇气?“还是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吧!”

刘志杰决定留下华甜,很快他就知道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选择。即使是硕士研究生,一般也要半年以后才可能独立做课题,而华甜用了不到3个月,就展现出了她在实验室不一般的科研禀赋。白天学校有课,她就每个晚上和双休日来实验室,乐此不疲。就这样,本科毕业时,华甜就在老牌权威的《生物化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

iHuman研究团队部分成员合影。从左至右:濮梦辰,吴屹然,刘志杰,华甜,雷蒙德·斯蒂文斯, 曲露,丁康

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种韧劲,在后来的岁月里,被华甜发挥到了极致。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晚上12点之后离开,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她从2013年3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大麻作为药物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大麻素受体是治疗疼痛、炎症、肥胖症以及药物滥用的潜在药物靶点。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麻素受体到底长什么样子不甚清楚,以其为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均因严重的副作用被终止。获得大麻素受体的三维精细结构,成为一道必须要跨过去的“槛”。在过去10多年中,国际上众多科研机构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人们甚至怀疑,用目前的研究方法根本就解不出大麻素受体的结构。

目前解析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是X射线晶体衍射法,这个过程就像给蛋白质分子拍摄超高清晰度的3D照片。但大麻素受体的构象很不稳定,非常“活泼好动”。当华甜好不容易拿到第一个蛋白质晶体,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由于蛋白质晶体堆积得不好,无法进行衍射,这就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必须从头开始。困难,超出了研究团队所有人的想象。

华甜很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声音,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她为数不多的几条留言中,还是感受到了她在做这个课题时承受的巨大压力。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相信所有事情通过努力最终都会华苦为甜!”(备注:此处她特意用了华,一语双关)“那些没有彻底击倒你的东西只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这是她在课题开始第一年里,给自己鼓劲。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要产生放弃的念头。挫折与失败,也许是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时常提醒自己不能被它们打败,一蹶不振,只能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这是她在朋友圈里写下的最长的一段文字,日期显示为2014年9月11日。刘志杰教授说,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年底,长达一年半时间,这个课题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身为课题组长的他,甚至也有了一丝怀疑,不知到底能否做出来。

华甜还在坚持着。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其实她很爱哭,有时心理压力大,就自己躲起来哭。哭完了,就好受多了。

然而难题一直还在。“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心里好乱,有点喘不过来气……”她在追问自己,也在释放自己。

最难的时候,是终于拿到了生长得比较好的蛋白质晶体,却依然没有一颗晶体有好的衍射结果。“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这是她在2015年4月24日写下的,当时她抱了很大的希望,也就感到特别绝望。2015年国庆,她回家参加哥哥的婚礼,在机场得知晶体衍射结果还是不好,一个人大哭了一场,再带着笑容出现在婚礼上。

尽管有时候她也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科研。不过,更多时候,她对这个课题有一种固执的坚持,总在想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性没有尝试。三年里,她一共做了近500种克隆,筛选了100多个小分子拮抗剂。

就在全世界相关实验室都想第一个解析出CB1结构之时,去年10月这支联合科研团队成功解析了大麻素受体与小分子拮抗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辨率达到2.8埃(1埃 = 10的负10次方米)。

放弃出国做博士后,留校做药物研发

尽管看上去柔弱,华甜却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

她决定博士毕业延期一年,因为她觉得这个课题还没有结束——大麻素受体与小分子激动剂结合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结构呢?如果能够解析出来,对于炎症和疼痛等药物研发都将带来新的思路。他们的论文去年10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后一个月,国外一个科研团队也发表了相关论文,大家又重新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这就像列车刚提速,却要停下来。”刘志杰教授说,他告诉华甜随时都可以毕业。但华甜主动提出,想继续把这个课题做完。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成功的喜悦,她又投入了新的战斗。除了春节回了趟家,刘志杰和华甜默契地在大年初五就回到了实验室。

小分子激动剂相比拮抗剂,能量更高,构像更不稳定。“年轻的时候就要努力奋斗。”华甜还是淡淡的语气。她依然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7个小时,没有时间看电视剧,也没有时间约会。有时实在觉得累了,她会睡上整整一天,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实验室。

这一次,他们让别的科研团队再次抱憾。他们成功解析了大麻素受体与激动剂复合物的三维精细结构,北京时间7月6日凌晨该项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并作为重点文章推介。同一个科研团队关于同一个蛋白的解析,先后在《细胞》《自然》上发表,也是绝无仅有的。

再过几天就是华甜的29岁生日,而立之年的她做出了另一个选择——放弃出国做博士后,留校做药物研发。

刘志杰曾经问过华甜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促发了她的思考,一路走来,她以不同于一般人的毅力经历了许多失败却从未放弃,只因她的心里有一个梦想:研发新药,解除患者的病痛。就算因此缺少了博士后经历,无法加入国家的“青年千人”计划,她也不在意。一辈子很长也很短,一种新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她现在只想继续往前奔跑,不管前方是顺风,还是逆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