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米糠吃干榨净为国产油脂“加油”
我国年产米糠1461万吨,如能全部利用,每年可生产米糠油220万吨。
到2020年,米糠榨油利用率如能达到50%以上,就能为国家生产米糠油110万~120万吨,可使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3个百分点。
“到2020年,米糠榨油利用率如能达到50%以上,就能为国家生产米糠油110万~120万吨,可使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3个百分点。”日前,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接受粮油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市场的总供给量为3466.5万吨,其中包括国产油料和进口油料合计产生的食用油2743.4万吨及直接进口的各类食用油合计为723.1万吨;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的食用消费量为307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为338万吨,出口量为13.5万吨,合计年度需求总量(即消费量)为3426.5万吨,年度节余量为40万吨。”王瑞元称,可以推算出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为32.3%,与上年的自给率34.2%相比又下降了1.9个百分点。
王瑞元称,在油料油脂进口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国油料生产发展较为稳定,油料的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仍然跟不上油料油脂消费的快速增长。
提高自给率需“两手抓”为促进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自2007年起,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油料生产的政策措施,保证了我国油料生产的稳定发展。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的油料生产发展较为稳定,但其发展速度远跟不上油料油脂消费的快速增长。为满足食用油市场供应和饲养业发展的需要,近10年来,我国进口油料油脂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进口各类油料合计为8952.9万吨,其中进口大豆为8391.3万吨;进口各类植物油688.4万吨。另据食用油市场综合平衡分析,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总消费量为3426.5万吨,其中食用消费为307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为338万吨,出口量为13.5万吨(含出口油料折油),人均年食用油消费为24.8公斤。
王瑞元说,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为32.3%(即2016年国产油料榨油生产的食用油量1105.5万吨与年度总消费量3426.5万吨之比),充分表明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过高。
业内专家认为,根据我国国情,要提高食用油自给率,当前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继续抓好发展油料的生产。发展大宗油料作物和木本油料作物,是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短期难见成效。二要抓好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如粮油加工中的副产物———米糠、玉米胚芽、小麦胚芽等,这些都是优质的油料资源,充分加以利用,能为国家增产油脂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种田的“种田”据统计,我国规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9830家,年产米糠1461万吨,超过我国的大豆产量,米糠含油率平均为18%左右,与大豆相当。如能全部利用,按实际出油率15%计算,每年可生产米糠油220万吨,是不种田的“种田”。到2020年,米糠榨油利用率如能达到50%以上,就能为国家生产米糠油110万~120万吨,可使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3个百分点。
在王瑞元看来,米糠(含米胚)是稻谷的精华,米糠中含有稻谷中的绝大部分营养成份。因此,用米糠制得的米糠油(也称稻米油)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
鉴于米糠油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有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调节植物神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第113次会议推荐米糠油、玉米油和芝麻油为最佳食用油。
“我国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米糠利用率只有20%;我国又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大国,自给率不到40%。”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张桂凤说,开发利用米糠油资源有利于平衡国人膳食营养、提升健康指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执行会长、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何东平告诉记者,我国是世界上稻米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约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每年食用稻米及其制品约1.4亿吨。2016年全国近万个规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生产多达1400多万吨的米糠,其含油率为15%~20%,是一种不占耕地的、巨大的、珍贵的谷物功能性油脂的油料资源。
[责任w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