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潮科技回顾 | 欧盟判谷歌24.2亿欧元罚款;新勒索病毒Petya肆虐欧洲
上一周是不太平的一周。
欧盟对谷歌处以逾24.2亿欧元反垄断罚款,刷新了英特尔的记录;WannaCry风波未静,Petya勒索软件在欧洲再次爆发了网络攻击;贾跃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乐视非上市体系的资金问题比想象的还严重,90亿元还不够。
除此之外,大公司方面,值得关注的新闻有:谷歌Waymo自动驾驶卡车首次曝光,Uber也重启了自动驾驶卡车项目;IBM与欧洲银行巨头合作,首次把区块链技术引入实际应用;沃尔沃联手英伟达开发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开售;微软将于7月5日宣布大幅重组,强化云业务;顺丰获得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
潮科技方面,比较重要的事件有:跨国公司ThyssenKrup设计了全球首款无钢索电梯Multi;vivo全球首发隐形指纹技术,支持湿手解锁;迪拜警方年底将部署无人驾驶机器人汽车,用人脸识别技术扫描通缉犯;韩国人开发出第一款可展开式软体机器人,可执行太空任务和海底任务。
大公司
欧盟对谷歌处以逾24.2亿欧元反垄断罚款,创罚单纪录
欧盟对谷歌处以创纪录的24.2亿欧元反垄断罚款。欧盟称谷歌滥用了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违反欧盟规定,给予其比较购物服务非法优势。欧盟称谷歌必须在90天内结束相关行为,否则面临至多5%平均全球收入的罚款。
谷歌Waymo自动驾驶卡车首曝;Uber也重启了自动驾驶卡车项目
继6月2日官方宣布正在开发面向重型卡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后,谷歌Waymo旗下的指导教师卡车首次曝光,与此同时,一度因诉讼战被搁置的Uber自动驾驶卡车项目也在近期被重启。据外媒报道,Uber的ATG部门正在测试一种新的无人驾驶卡车。这款新车型声称将配备全新的技术栈,包括一个64线的旋转式激光雷达阵列,这是之前Otto测试的卡车中从未用过的。这系列卡车将在旧金山附近的公路上进行测试。
欧洲再次爆发网络攻击,乌克兰受灾最重
一款新勒索软件Petya在攻击欧洲各地企业,乌克兰企业损失最为严重,乌克兰中央银行,当地的地铁以及基辅的鲍里斯皮尔机场受到破坏。乌克兰Ukrenego电力供应商系统也遭于中断。丹麦航运公司马士基还报告了多个站点的系统遭遇破坏,法国和英国有用户报告被感染。该病毒甚至破坏了前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防控系统。
IBM与欧洲银行巨头合作,把区块链技术引入实际应用
IBM宣布,已成功竞标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数字商业链”(简称“DTC”)。DTC由包括汇丰银行和荷兰银行在内的欧洲七大银行创立,旨在促进本地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上线。此举表明金融机构将首次把区块链技术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沃尔沃联手英伟达开发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开售
英伟达和沃尔沃汽车上周二宣布,将联合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平台。首先,沃尔沃将与瑞典汽车零部件制造商Autoliv(奥托立夫)创建一家合资公司“Zenuity”,为沃尔沃提供自动驾驶软件。其次,沃尔沃、英伟达还将与Zenuity合作,基于英伟达的Drive PX人工智能模块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系统。沃尔沃计划在2021年销售基于该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
微软将于7月5日宣布大幅重组,强化云业务
微软将于7月5日宣布公司重大重组方案,估计会将重点更多地向云计算业务倾斜。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此番重组旨在更好地配合该公司所谓的“云业务为先”战略。此次重组是否会涉及裁员问题,目前还不得而知。
抢先京东,顺丰获得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
顺丰与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在近日得到了东部战区的正式批复。这也意味着顺丰拿到了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 据介绍,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范围覆盖了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五个乡镇。6月29日,顺丰在其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进行了首次业务运营飞行。顺丰方面宣称,顺丰无人机将会真正进入到物流业务前线。
中国运营商加速布局移动物联网,前期投资超千亿
6月29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透露,下半年将全面启动346个城市的移动物联网建设。中国电信已在无锡建成覆盖无锡全境的NB-IoT商用网络,未来还将在多个城市布局。中国联通则在多个城市启动技术测试,相关建设工作也将在年内展开。业内认为,随着三大运营商“入局”移动物联网,整个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业内估算,如果按计划实现2020年建设150万个基站的规模,运营商累计投资将达1500亿元之巨。
外媒:阿里巴巴正在研发中文智能音箱,或最早下周公布
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阿里正在开发一种中文的智能音箱,与亚马逊旗下的Echo系列进行竞争。知情人士透露,该设备可能最早于下周公布。The Information称,该设备或将能接收中文语音命令,让阿里的核心用户通过语音从购物网站购买产品。
欧盟最高法院9月6日宣判英特尔反垄断上诉案
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ECJ)一发言人称,欧洲法院将于今年9月6日宣布英特尔反垄断上诉案的裁决结果。2009年5月,欧盟认定英特尔反垄断罪名成立,对其处以10.6亿欧元(约合14.4亿美元)的罚款。欧盟当时称,英特尔给予戴尔、惠普、NEC和联想等PC制造商回扣,目的是让这些厂商采购英特尔的芯片,从而打压竞争对手AMD。
三星投210亿美元建两座OLED工厂
三星电子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有机屏供应商。据外媒最新消息,三星已经开始在韩国建设两座大规模有机屏工厂,在韩国天安市和牙山,工厂属于三星所称的“A5”规模。据称,这一级别的有机屏工厂,每月的产量可以达到18万块到27万块,比目前最大的“A3”多出了三成。所有项目加起来,两座工厂的总投资将高达210亿美元。
百度将公布自动驾驶软件的首批汽车制造伙伴,含奇瑞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称,百度公司将在本周公布旗下自动驾驶软件的首批汽车制造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奇瑞汽车。在硅谷,百度与其他30多家中国公司正忙于开发软硬件,以驱动互联网自动驾驶汽车,并为这些项目提供资金。
欧盟暂停审查高通收购NXP交易,未提供所需信息
欧盟委员会表示,已暂停审查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交易,原因是两家公司未能提供相关信息。高通去年10月宣布,将以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今年6月9日,欧盟委员会对这笔交易展开全面调查,并计划于10月17日公布调查结果。欧盟委员会表示,一旦双方重新提供所需文件,欧盟将恢复审查工作,调查结果的公布日期也将相应地推后。
苹果意大利开发者学院首个毕业班诞生
苹果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开设有开发者学院,而现在这家学院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毕业班的诞生。近日,苹果高级副总裁丽萨·杰克逊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了和这个毕业班的合照。开发者学院是那不勒斯大学和苹果合作的成果。该计划于去年 1 月首次公布,并作为苹果在欧洲的 iOS 应用开发中心,于同年 10 月开放。
Instagram推出自动评论过滤器:用AI过滤垃圾消息
上周四,Instagram发布了两款自动评论过滤器,这两种过滤工具的技术基础来自Facebook的人工智能系统。Instagram表示,评论过滤器目前仅支持英语,不过未来将支持其他语言。另一方面,垃圾消息过滤器可以自动清除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和汉语的垃圾消息。
高通推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明年手机实体键将淘汰
据外媒最新消息,高通已经推出了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明年的智能手机有望普及这一技术。该方案使用了超声波技术,这已经是第二代技术。高通表示,新的指纹识别技术可以穿透650微米的铝制材料,800微米的玻璃,以及1200微米的OLED显示屏玻璃基板,不过针对不同的隔离材料,指纹识别所使用的传感器略微有所不同。
三星将投资十亿美元建新工厂,2020年或生产4nm处理器
三星承诺在德州投资10亿美元—16亿美元建设另一家半导体工厂。早在1997年,三星就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投资创办半导体生产工厂,这家工厂随后也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工厂,为苹果这样的大客户以及三星公司自己生产最新一代的芯片。明年,三星将把芯片制造工艺提高到7nm,2020年甚至会开始生产4nm工艺的处理器。不过三星现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决生产工艺稳定性的问题。
苹果AR蓝图:2020年或发布智能眼镜
近日,分析师Gene Munster给出了对苹果未来5年的预测。他认为,以AR为重点的可穿戴产品Apple Glasses将会在2020年年中发布。分析师指出,苹果将AR的未来视为iPhone和某种形式的可穿戴设备的组合。这款产品的平均售价预计为1300美元,初期需求将限制在三百多万台。
普华永道: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
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2030年全球生产总值(GDP) 将增长14%,这意味着至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超过中国与印度这两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之和。普华永道在大连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的该报告认为,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和北美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最大受益者,总获益相当于10.7万亿美元,占据全球增长比例的近70%。
阿里挖来亚马逊最高级别华人科学家,曾主导Amazon Go算法
上周,原亚马逊资深主任科学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枫正式确认加入阿里巴巴,担任人工智能核心团队iDST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iDST是 阿里巴巴通过AI技术推动NASA计划落地的核心团队,通过阿里云向各行业输出技术及服务能力。任小枫曾是亚马逊级别最高的华人科学家,在亚马逊任职期间,作为资深主任科学家、计算机视觉算法负责人参与创建了Amazon Go。
松下将全面研发省力化机器人
松下将全面开展物流、零售和餐饮产业的省力化系统业务,计划在数年内开发并上市分拣货物的无人搬运机器人,以及在厨房帮助烹饪的设备等。松下力争2021年度以后尽快实现100亿日元的销售额。松下已经研发出了提高货物分拣效率的自动搬运机器人的试验机,将与日本国内的大型物流企业共同验证效果,在数年内实现实用化。此外,松下还计划研发餐饮行业的机器人,按照使用手册帮助人类操作烹饪时间和步骤。在零售行业,松下已开始与罗森共同实施无人收银的试验。
潮科技
全球首款无钢索电梯Multi正式面世
跨国公司ThyssenKrup设计出一种不用钢索牵引的电梯Multi ,Multi电梯内槽并没有任何的钢索,整个电梯都会架设在一条铁轨上,并由直线发动机提供动力,通过磁场加速即可将电梯带到不同的楼层。此外由于Multi的轨道在纵横交接处可旋转,当轨道由锤子变成水平后,Multi将能在该楼层左右移动。据悉德国柏林的East Side Tower将会引入这款新型电梯。但目前普及还有困难。
vivo全球首发隐形指纹技术,支持湿手解锁
vivo在2017 MWC上海展会上,全球首发了一项黑科技——隐形指纹技术。该技术基于高通第二代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据了解,这是行业内领先的指纹解锁方案,可实现OLED屏幕下的指纹识别。技术方面,高通新一代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能够穿透厚至1.3的OLED显示屏,对指纹进行扫描、录入和匹配。隐形指纹技术支持湿手解锁,而且出汗和灰尘不会影响指纹识别的灵敏度。
迪拜警方招募无人驾驶机器人汽车,用人脸识别技术扫描通缉犯
今年年底,阿联酋国内城市迪拜的警察部队将会迎来一名能够在街道上巡逻的新成员: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可移动的监视装置。这款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身大小相当于一个儿童玩具电动车的大小,并且配备有360度全视角的摄像头。它可以“扫描这座城市中潜藏的通缉犯和那些不受欢迎的人”——很有可能是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进行甄别。
韩国人开发出第一款可展开式软体机器人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成君馆大学的团队近日开发出一款名为DeployBot的软体机器人。DeployBot是一种模块化的机器人,它不需要使用电机或其他机械部件就可以移动,而是依赖一种记忆合金的特性让移动,它的每一部分都能移动。DeployBot由8个模块组成,其中4个是“腿”,其余部分是“身体”。如果需要的话,整个结构还可以折叠起来,形成更紧凑的结构。这种机器人在执行太空任务或水下作业时,它所用的材料也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会使得太空任务以及探索海底的任务变得更加容易。
只需一个手机壳,让你苹果手机变身墨水屏阅读器
近日,一款名为InkCase i7 Plus的手机保护壳在知名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又火了起来。这款手机壳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背面搭载了一个电子墨水屏幕。可通过蓝牙与iPhone手机进行连接,让你的iPhone 7 Plus背面变成类似Kindle的电子墨水屏阅读器,但是比Kindle要更轻更薄,阅读效果比直接在手机屏幕上要舒服一些。另外,该手机壳还可以支持显示刚拍下来的照片或壁纸,或成为你的备忘录。
英国大学生发明倒酒机器人,欲挑战专业调酒师
英国利兹大学的五名学生合作发明了一种会倒酒的机器人,并声称该机器人有一天可以取代调酒师的工作。这五名学生是受到了当地工程公司Quality Bearings的委托,进行这一项发明。学生们会定期前往西约克郡的索尔泰尔啤酒厂,研究调酒师在倒索尔泰尔金啤时的手法。
刷脸秒速登机,南航启用国内首个人脸识别登机系统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在河南南阳机场启用国内首个人脸识别智能化登机系统,旅客在登机口刷脸即可秒速验证登机。据了解,在安检环节,该系统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对比分析旅客头像照片、身份证照片、实时照片是否为同一人,辅助安检人员对旅客身份进行甄别。当旅客通过安检到达登机口,经过自助闸机面对摄像头时,无需持证件和登机牌,人脸识别将与旅客名单自动进行人脸匹配,匹配成功的旅客一秒之内即可过闸机完成登机。
这款智能手表不用充电,用你的体温就行
加州理工大学两位化学家创建的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使用热电技术的智能手表,这些智能手表永远不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只需人体的热量即可保持工作,且能够计算用户体内卡路里的燃烧数量。Matrix目前已开发出3款PowerWatch智能手机,将在今年9月和10月开始发售,售价在139美元至179美元之间。
机器人代替院长在毕业典礼上给毕业生授学位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举行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由学生们自行研制组装的智能机器人替代院长,给机器人创新团队毕业生授予了学位证书。
日企发售折叠衣物机器人, 定价199.8万日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创新企业“七个梦想家实验室”(东京)已开始接受机器人“laundroid”的预订,含税价格为199.8万日元左右,预计到明年3月将依次交货。机器人“laundroid”高220厘米,宽87厘米,深63厘米,正面使用强化玻璃,侧面使用木质面板,外观酷似一个衣柜或者电冰箱。其人工智能(AI)和内置摄像头可识别衬衫、裤子,内部的机械臂根据衣物形状进行折叠。折叠每件衣服约5至12分钟,可根据家庭成员把衣物分类,每次最多可处理30件左右。
研究人员发明皮肤贴片,用汗液为手机充电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研究者们们近日发明了一种皮肤贴片,能够让使用者一边运动、一边为手机充电,而供能的材料,正是人们身上粘糊糊的汗液。这种贴片长宽仅有几厘米,可直接贴在皮肤上,吸收用户的汗液。其运行原理和电池非常相似,贴片上的生物酶相当于电池的正负极,同时人的汗液代替了电池中的电解液。贴片中的酶能够分解人类汗水中的乳酸,以此进行一个类似充放电的过程。
柔性自愈可穿戴设备可通过体热获取能量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以通过体热获取能量的新型可穿戴设备,这项研究有望让未来穿戴设备消耗更少的电池能量。其充分结合了刚性和柔性系统的优点,采用了含有液态金属的混合物(EGaIn / 镓铟合金),不仅能够自愈,还可以有效传导能量。这类热电设备可以有各种外形,比如智能手表、腕带、T恤贴、口袋、手电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