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农业生产亮点频现 产业化经营加速
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步彰显,白马湖青虾和大闸蟹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生态农业建设快速推进,码头村、陆河村获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16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8.75亿元……今年来,我市农业特色亮点频现,农业发展水平显着提高。
今年来,我市不断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步彰显。白马湖青虾和大闸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我市创成中国驰名商标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江苏省名牌农产品7个、江苏省着名商标44个。前三季度共申报三品“456个,已获证书163个,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2万亩。全市累计获”三品“认证标志1268个,认定产地58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1.8%,大宗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
在生态农业建设上,已建户用沼气池5000处,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60处,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13.8万只,沼气池普及率达14%,建设各类沼气工程269处。淮阴区码头镇码头村、金湖县塔集镇陆河村获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我市淮阴区码头镇码头村、清浦区盐河镇王元村获批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累计有4个村获此殊荣。实施小麦、水稻、蔬菜等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20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7.69万吨,总节本增效1.65亿元。重抓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典型服务组织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推进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水稻全程托管式综合服务上求突破,全面推进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市新增专业化服务组织40个,针对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704.54万亩次,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54%。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前三季度,4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3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4.55亿元,同比增长19.84%,增速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16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8.75亿元,同比增长22.11%,增速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新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获批数量全省领先,累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到4家,省级一村一品发展到10家,市级一村一品发展到213家。
我市积极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将每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新增投入2000万元纳入市委、市政府2013年县(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考评范围。
金湖县、洪泽县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向省农委提出申报申请。
目前,我市建议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区25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个),园区总投入20.28亿元,建成总规模21.6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11.6万亩、渔业面积5.4万亩。淮安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全省11家苏台农业合作园区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唐筱葳 钱国文)
(文章来源:淮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