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永年:小麦亩产974公斤纪录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李杰文/图
“974.04公斤!创新纪录啦!”2017年6月8日,中国冬小麦亩产新纪录在河北省永年县广府东街村硅谷肥业小麦试验基地诞生,比去年6月20日山东省莱州市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828.5公斤的纪录高出145.54公斤。与过去高产记录增加几公斤、几十公斤相比,这一步迈得确实“大得有些意外”,那么“意外”在哪里呢?
“这可不是意外,与‘吨粮麦(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还差一段距离呢!”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这片创高产的麦田,察看粗壮的麦茬,走访相关农技、管护及种、肥研发人员,寻找创纪录高产背后的故事时,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比喻说:“要让汽车跑得快,首先要有一辆好车,还要有良好的油品。冬小麦创高产,不外乎好种、好肥和配套技术。”
生育期特点突出
入冬期麦苗稀稀拉拉,开春后植株矮小粗壮,找不到分蘖小苗,后期穗子又长又大,整齐划一,没有发生病虫害
6月17日,记者在硅谷肥业小麦试验基地麦田里,试着拔起一丛麦茬,感觉非常吃力,带起手掌大小的土块。在附近锄草的前当头村农民侯新增,现在负责这片试验基地的耕种和田间管理。68岁的他种了一辈子地,“从播种到起身期,我一直不看好这块麦田。可是,拔节抽穗以后,这块田的表现很不寻常。”
“从种到收,我参与了每一个生产环节。”说起这块创纪录的高产麦田,侯新增说,在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去年秋天,他对这块麦田进行了25厘米的旋耕深松,每亩施了50公斤硅谷肥业生产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做底肥。
2016年10月5日适期播种,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侯新增等人进行了9公斤的小麦精量播种,采用30厘米和18厘米的宽窄行距相间方式,入冬前浇了一次越冬水。与周边麦田相比,这里麦苗稀稀拉拉,形成明显的反差,甚至侯新增也怀疑,“这样的麦田也能高产?”
开春后,麦田仍然稀疏,但麦苗个体很是壮实。“凭多年的种田经验,我觉得早就该浇返青水了,可技术员就是不让浇水。直到3月下旬,小麦进入了拔节期,才让浇水并每亩施肥25公斤。”
“就像歌里唱的‘旱地里下了场及时雨’,麦苗儿一天一个样子!”侯新增说,在抽穗前期、中期,连续喷施了两次叶面肥。这时,“长长的麦穗布满了麦田,矮小的麦秆很是粗壮,长势整齐,非常喜人!”
侯新增说,他对这块麦田,经历了由“嫌弃”到“喜爱”的转变。进入收获期,他三天两头来麦田看长势。参加麦田实产验收时,侯新增高兴地说:“我就想看看(这块麦田)到底能收多少麦子,想不到创了全国纪录哩!”
品种上大穗+密植
常规育种多是小穗密植、麦麦配种,而“硅谷麦”采取大穗大粒矮秆小麦进行远缘杂交,并经过多年精心选育
“当前,培育麦种多是优中选优的‘麦麦组合’,这样不仅缩短了培育新品种的时间,还降低了诸多品种推广的风险。而硅谷系列麦种,自2000年开始,仿效了‘碧玛一号’的育种,采用大穗大粒矮秆麦为母本、野生草本植株做父本,经过十多年精心培育出来的。”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利强说,这样育出来的种子,优点是穗子大、抗逆性好、分蘖力和适应性强等,但在育种过程中解决花期相遇、基因稳定性方面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甚至“十多年就过去了”。
这次实产验收田的小麦品种是“硅谷829(待审定)”,是近年来已经趋向稳定的硅谷系列麦种之一。经现场测算,该品种亩穗数28万个,穗粒数70粒左右,最高达到100粒,千粒重50克,植株高70厘米,属于低秆大穗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基本解决了大穗不能密植的难题。
据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农技推广员乜红民介绍,目前我国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一般采取高密度种植模式,亩穗数多在48~55万个之间,一般选用中小穗,以小穗型居多。因为大穗型小麦大都分蘖成穗率低,亩穗数总量很难控制到创高产的适宜密度,而且因为穗子大,容易出现倒伏等现象。
乜红民说,“硅谷829”是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实现“吨粮麦”目标的主打品种之一,该品种根系较好,分蘖力强,单株成穗率高,生育期240天,与黄淮流域适宜小麦生长期一致。底肥和越冬水,就是要促使麦苗分蘖粗壮,根系发达。另一个关键时期是抽穗期,需要营养较多,水肥要跟上,需要适时追肥浇水,并配合喷施叶面肥,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高产试验田亩穗数要控制在26~30万穗之间,单产可达900公斤以上。
据了解,从2000年至今,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采取远缘杂交方式,已经培育出65个大穗小麦新品种。其中,有的品种穗粒数达到300粒,最小穗品种的穗粒数也在70粒以上,有些品种的千粒重高达58克,蛋白质含量可达19.3%。有5个大穗型品种具有达到亩产1000公斤的增产潜力。
肥水上缓释肥+配套农艺
既能保证大穗型需要的充足而持续的养分供给,又可以促进植株矮壮,让大穗小麦密植而不易倒伏,麦田通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肥水适宜,是小麦创高产的基础。”宋福如说,种好“硅谷829”大穗小麦,需要处理好几个非常关键的生产环节。
首先是施好底肥,精量播种,培育冬前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硅谷肥业生产的水溶缓释肥含有有机硅增效剂、有机硅稳定剂和活化剂,以及微量元素硼、锌等,具有快速溶解、分散性强的特点,作物容易吸收,又有较强的亲土性,促进土壤团聚结构生成,改善土壤通透性,稳定土壤PH值,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这一时期,施用该肥50公斤,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18-18-18”的平衡型肥料,促使苗齐、苗壮,群体适宜,保证安全越冬,为“有效分蘖成穗”奠定基础。
第二是推迟返青肥水,控制麦苗旺长和无效分蘖,努力将亩穗数调整到28万个左右,以利于麦田通风透光。宋福如说:“返青时滋生的无效分蘖,既浪费地力资源又影响麦田通风透光,如果把肥水推迟到3月底小麦起身期,就有效解决了麦苗旺长和无效分蘖现象。”
第三就是拔节期,每亩施25公斤平衡型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从孕穗期起两次喷施有机硅叶面肥。该叶面肥喷施后,快速流平铺展,能迅速穿透腊质层,促进叶面吸收养分,保障了小麦扬花、灌浆期有充足的养分供给。由于平衡型缓释肥养分全面、充足,对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提高千粒重起到很大作用。
多年的麦田实验表明,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有明显的抗病虫害作用。在小麦生长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小麦叶片宽厚、表面腊质层厚,特别是旗叶直挺上冲,通风、透气、采光性好。叶面肥中的活性剂促进了小麦光合作用,加快了养分的积累和转化,使小麦生长后期一直保持着营养通道畅通,灌浆速度快,为小麦品质和高产提供了保障。
宋福如表示,今年秋播时,要把“硅谷829”推广到200亩,进一步优化和筛选,提高品种抗逆、高产等性状的稳定性,继续挖掘新品种的增产空间;同时,完善“好种+好肥”的配套栽培技术,努力早日培育出亩产1000公斤的“吨粮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