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种业大佬"围"圆桌畅谈 听众频抢话筒发问


"建议国内做育种的种企要么认真做,要么就不要做。"第二届柯木?i种业论坛圆桌会议环节气氛热烈,观众与嘉宾交流火花不断,整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主持人

丁海凤 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副总经理

嘉宾

马德华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雅生 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李兴盛 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玉忠 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翔 先正达种苗(北京)有限公司蔬菜业务总监

马长生 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金条 厦门中夏蔬菜种籽有限公司总经理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虹媛 惠婷婷

"建议国内做育种的种企要么认真做,要么就不要做。"第二届柯木?i种业论坛圆桌会议环节气氛热烈,观众与嘉宾交流火花不断,整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业界知名的八位种企大佬与参会的近300位听众一同分享了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并就国内种企普遍面临的转型困惑、品种选育、资源整合及人才培育等焦点议题掀起了一番"头脑风暴"。

谈转型??

找准优势 差异发展

丁海凤:在种子界,部分民营企业创始人都出自国营企业或科研单位,两者的行业身份相差迥异,该如何看待?

马德华:的确,相对于大部分的国营企业来说,民营企业在租金、人际关系等生存环境上都比较恶劣,创办初期会相当艰难。我自己也是从科研单位出来做民企的。回头来看无论多艰辛,还是值得做。

其实行业身份都不重要,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最重要在于心态。对民营企业来说,最有价值的时刻就是看到自己的品种种在地里面,像孩子一样逐个推出,这最有成就感。

洪金条:做研发,我认为是每个种企都会做的事。每一次的企业转型,都必须有充分的考虑,如何做,什么时候做?我认为这才是转型成功与否的核心所在。

丁海凤:传统种企大部分走育种或代理两条道路,现在越来越多的种企开始将眼光投在了技术研发上,例如生物技术等,转型的初衷在哪里?

杨雅生:公司一直很专注生物技术,我认为未来5-10年生物技术的前景将会很好,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农业生产工具,现在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技术了。

现在许多公司开始转型,我认为公司要看到自身优势,不要面面俱到,应该与别的公司互补,扩展发展空间。以创世纪为例,我们打算从生物技术入手,在3-5年内介入蔬菜瓜果行业。我们会以技术方式授权企业,提供服务获得收益,而非经营销售。

李兴盛:每一家公司做科研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公司在1998年专门建立了农场做筛选试验,并引进了国外公司的研究员,开始了科研路。现在我们已经能做自有的品种研发和生产了。

谈整合??

创新模式 大胆尝试

丁海凤:2011年,先正达对产业链条做了整合,将种子和植保业务合并在一起。请问整合的出发点是对抗中国企业,还是有新的想法?

王翔:整合的出发点是看到了全球种业育种模式以及市场的变化,并非对抗中国企业,整合在全球层面都展开了。

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外企,我们与国内中小民营企业相比,优势就在于资源整合。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整合在巴西的蔬菜产业上效果非常成功,但在东南亚和中国,由于种植面积分散且小,公司还在对整合计划做一步步的调整。

丁海凤:面对外国企业强势进驻,部分国内企业也正在打造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请问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局面?

周玉忠:对于一个民营种企如何在国内国外种企齐头并进的时代发挥自己的优势,个人觉得,模式上的创新比产品创新来得更快。不可否认,所有企业都想"拿"到优秀的品种,但要"拿"到难度很大。因此,必须从模式上创新,产业链条横向整合,打造链条内每个企业共同受益的平台。

马长生:无论外界竞争环境如何,做种企的根本有四点,首先要考虑品种,其次是质量,质量是种子企业的发展基础。此外,要注重打造网络和服务,服务是品牌的支撑。只要在上面四个层面做足功夫,成功便能"水到渠成",这四个字是我最推崇的。

谈人才??

互补所长 搭配组合

丁海凤:对于所有的种企来说,品种和人才问题一直是摆在面前的困惑,请问这两个难题该如何破解?

马德华:要想获得好品种,我认为一定要有态度,要么不做,要么就踏实做;若想做育种,建议单纯做一种作物,不要摊得太多。像德瑞特,黄瓜上专门建立了商业化育种系统,这是个26人的团队,每年能稳定推出4-5个市场化品种。

王翔:一个好品种,要有科学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但有了这些,没有好材料也是枉然。国内种企如果能加强沟通,注重好材料的选取,对培育好品种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丁海凤:网罗到好的人才,该如何用对待人才,留住人才呢?

马德华:用人首要看的是能力,先用才干,再通过管理制度提高人才素养。怎样带好队伍?要学会画大饼,给予希望,制定具体的能够实现的3-5年规划,才能让人卯足劲跟着干;并且,要保证3-5人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并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杨雅生:人无完人,招聘时应将各种不同优势的人才组合搭配到一起,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一个创业初期的团队来说,3-5个人的规模是最好的,并且队员组成背景要丰富,有人懂产品,有人会技术,有人能管理。不建议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要学会资源优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