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极端气温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研究获进展

干旱区极端气温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研究获进展

极端气候事件的检测与归因研究,对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区域防灾减灾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极端气温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的统计分析,缺乏针对干旱区的极端气温事件演变特征的归因研究。

在千人计划项目和新疆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陶辉等基于新疆地区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数据,采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EEMD、BG),在探讨新疆地区极端气温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与极端气温事件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新疆地区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均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上升趋势,其中极端高温在1996年发生突变;而极端低温的突变则发生于1976年和1996年,从各站点突变年份的空间分布来看:大部分站点极端高温突变年份发生于1990s;而极端低温的突变年份主要发生于1970s,1980s和1990s。从突变前后极端气温的概率分布变化来看,突变后极端高温概率分布变化主要表现在方差的减小和均值的增加;而对于极端低温,两次突变后的概率分布分别表现为方差的增大和均值的增加。采用绝对极端值和阈值法分别确定不同时间尺度(月、日)极端高(低)温事件并进行环流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高(低)温事件发生时环流系统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强弱、北大西洋以及格林兰岛位势高度场变化是影响新疆极端气温事件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关研究以Observed changes in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in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典型极端高温事件(a)和极端低温事件(b)500hPa位势高度场(等值线)及其距平场(彩色阴影)合成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