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所一篇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
6月20日,以小麦研究所刘亚西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郑有良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署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Plant Journal》(5年平均影响因子6.371)在线发表研究论文“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23 agronomic traits in Chinese wheat landraces”。这是基于全基因组扫描技术挖掘小麦及其重要近缘种属优异基因课题执行以来的第5篇SCI论文,其余4篇论文分别发表于国际主流杂志Scientific Report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Euphytica和Plant Breeding上。
普通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低,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小麦产量持续提高的瓶颈。小麦地方品种亦称“农家品种”、“传统品种”、“地区性品种”,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品种,对当地自然或栽培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基因组中蕴藏着丰富的优异基因,是拓宽普通小麦遗传基础的重要一级基因源。关联分析也称作连锁不平衡作图,是近年来发掘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新兴方法及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郑有良教授团队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52303个DArT标记,通过对源于国家种质资源库的中国小麦地方品种(723份、分布于中国10个小麦生态区)多年多点田间表型鉴定,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对2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性状-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获得149个DArT标记与21个性状显著关联。结合小麦基因组测序数据,锚定了25个控制相关表型性状的候选基因。该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分离克隆地方小麦品种中功能基因、研究复杂农艺性状遗传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刘亚西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科学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小麦高产、抗逆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研究,工作至今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he Plant Journal》、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48.23,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两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1项;目前主持或主研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1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持选育小麦新品种1个、主研选育成小麦新品种2个;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